马龙潭的生平如何?结局是什么

张作霖以及由他领导的奉军,可谓无人不知 。这支在北洋政府时期叱咤风云、长期割据东北实行自治的庞大军系在民国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篇章 。张作霖能从一介草莽发展为东北王,并一度入主北京中枢,与他的把兄弟们是切切相关的 。哪么他的这些兄弟的人生结局如何呢?先从老大马龙潭说起 。
马龙潭(1857—1940),字腾溪,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 。少年时风流倜傥、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堪称一代儒将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民族危亡加剧 。马龙潭说:“大丈夫舍身报国,此其时也 。”他带领数百人参加奉系部队,因保护沈阳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 。马龙潭虽戎马在外,却两次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龙潭暂居四平,日本加剧侵略东北,想用其名望收买人心,特成立中满自治会,擅自发出文告,委任马龙潭担任会长 。马龙潭得知后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绝,甚至一头撞到床头,满头流血 。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 。
马龙潭少年时风流倜傥、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喜欢玩枪、骑马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民族危亡加剧 。马龙潭说:“大丈夫舍身报国,此其时也 。”他带领数百人参加奉系部队,因保护沈阳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 。光绪三年,承袭云骑尉之职,民国初,授陆军中将,赏三等文虎章,任东边镇守使,驻守凤城 。东边一带,与朝接壤,日人觊觎,交涉棘手,马龙潭刚柔兼使,经权并用,边境得以粗安 。
马氏文武通达,允称一代儒将 。史载其精力过人,公牍必亲阅,暇则以书法自娱,中外人士索书者不绝 。楷行隶篆俱佳,尤以行书为人称道 。马氏虽是武将,但笔下毫无霸悍之气 。书学二王,书风秀润醇雅,法度谨严,极具风神 。其爽利处似米南宫,萧散处近王梦楼,在近代书坛有一定影响 。其存世作品以对联居多,除国内收藏家外,在日本也有一定存量,近年在各大拍卖会屡有现身 。其书画作品在民间交易也很活跃,一般一副对联根据品相不同,价格大约在2000元至3000元左右,个别尺幅大、品相极好的也有达到5000元左右的 。马龙潭亦擅写兰,法板桥道人,清新可喜 。
时过境迁,中年时家道日渐衰落 。为了生计,马龙潭于1896年前往北京、天津谋职,多日下来,仍然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只好在京东顺义县设馆教书维持全家生计,他的朋友承包胶济铁路一段工程,请他代管帐目,并许诺优厚的薪水,于是停止教书开始管理账目 。不料,朋友贪污包括马龙潭在内的众人工资后潜逃 。大家都认为马龙潭是管帐先生,自然贪污有份,纷纷向其索要工资 。马龙潭百口莫辩,被逼无奈只身逃往关外,靠卖自己的字画来到奉天(沈阳)落脚 。适逢沙皇俄国招收民工修筑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便随同一些同乡应招参加修筑铁路,因义和团运动爆发而被迫中止修筑铁路工程 。奉天将军增祺奉旨募兵,马龙潭被工友推举为首领,募集数百人投军,被编成"盖字军",马龙潭任管带(相当营长),守卫辽阳、复县、海城、盖平(盖州)等地 。
1900年7月沙皇俄国借口保护中东铁路及南满洲支线出兵东北,8月上旬俄国军队一部从旅顺口北犯,马龙潭率部前往阻击,连败俄军 。俄国军队占领奉天后,马龙潭奉命保护兴京(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清朝皇帝祖陵有功,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特赏赐四品花翎顶戴 。1903年,被清朝招抚的忠义军首领张桂林随俄军驻通化,得到俄军军官袒护,放纵部下四处掳掠,激起民怨沸腾 。马龙潭决定除掉这一祸害,于是设计捕杀了张桂林 。张桂林余部盘踞通化境内蜊蛄河负隅顽抗,图谋报复 。马龙潭冒险率先攀登悬崖,直插驻地,仿佛神兵天降一般,众贼个个心惊胆战,乖乖就擒,张桂林余部至此得到彻底清除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一个大快人心的事情却被俄军当做借口,迫于压力,朝廷把马龙潭革职 。不久,清朝又重新起用马龙潭为奉天中路第2营马队统带(相当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