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简介( 三 )


1889年(光绪十五年),驻法公使薛福成见到《日本国志》这本书,十分欣赏,连声称赞,为此他十分器重黄遵宪,并为《日本国志》作了序 。同年,薛福成被任命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经薛福成推荐,清政府任命黄遵宪为驻英二等参赞,随同薛福成赴欧洲 。这样,黄遵宪再次开始了他的出使生活 。
二次外交
1890年(光绪十六年)2月,薛福成乘船到达香港,黄遵宪自嘉应州前来与薛福成会合,登船 。他们从香港启程,经过了越南、新加坡、锡兰(今斯里兰卡)入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过法国马赛、巴黎,最后到达英国伦敦 。一路上,黄遵宪被异国风土人情所吸引,更为亚洲弱小国家遭沦丧而感叹 。在英国期间,黄遵宪接触了英国政界上层人物,仔细考察了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他非常推崇这种制度,后来维新变法期间,黄遵宪在湖南,协助陈宝箴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就是以英国为模式的 。黄遵宪以分省补用道任驻英国二等参赞,不久,黄遵宪又被调任新加坡总领事 。后来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提到了调任黄遵宪一事的原委 。那是因为当时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给朝廷的报告中,说他奉命巡洋时,抵达新加坡一带,目睹当地华侨因为中国政府没有设领事馆,受了洋人的欺凌剥削,有冤无处诉 。他请求中国政府速派领事到新加坡附近各岛 。薛福成考虑将新加坡领事改为总领事,就可以兼办其他各埠的侨务 。经过考虑,他决定委派黄遵宪 。因为此人“历练有识,持己谨严,接物和平,允堪胜任” 。从薛福成的这几句评价里,可以看出黄遵宪此时已是一个成熟老练的外交家了 。
1891年(光绪十七年)秋,黄遵宪到新加坡任总领事,从事改善侨胞待遇、保护侨胞财产的工作,发展华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经过黄遵宪的力争,清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华侨的规定,以后,黄遵宪又创立了给华侨颁发“护照”的制度 。黄遵宪在新加坡任总领事,3年有余,期间身体一直不好,约有一半日子是在养病中度过的 。尽管如此,黄遵宪仍带病坚持工作,处理外交事务外,对华侨事务特别关心 。另经黄遵宪据理力争,英国政府终答应中国在吉隆坡等地设副领事 。
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身在异国的黄遵宪,思念祖国,十分关注战事的发展 。致力维新变法1894年(光绪二十年)底,黄遵宪结束了十几年的外交生涯,回到国内,任江宁洋务局总办 。
参加变法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春天,黄遵宪怀着满腔忧国之情去江宁(今南京)拜见张之洞,但黄遵宪并没有受到重视 。黄遵宪在湖北办理教案期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听说台湾被割让,黄遵宪心情十分悲痛,然而黄遵宪并没有“被发入空山”,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康有为掀起的维新变法的运动中 。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参与上海强学会、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时务报》 。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9月,急于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在北京召见了黄遵宪 。光绪问:“泰西之政何以胜中国?”黄遵宪回答:“泰西之强,悉须由变法 。臣在伦敦,闻父老言,百年以前,尚不如中华 。”言语之中学西方而又保持中国自信的意义不言自明 。光绪帝“惊喜天颜微一笑”,乃决定要重用黄遵宪 。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夏,黄遵宪被任命湖南长宝盐法道,负责管理一省食盐的生产和运销,同时兼管一路的钱谷和刑名 。黄遵宪到达湖南后,原湖南按察使李经义因事进京,由黄遵宪代理湖南按察使,掌管一省刑狱和官吏的考核 。当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支持变法的新派人物,黄遵宪上任后,积极协助陈宝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改革 。在黄遵宪的建议下,陈宝箴同意创办一所时务学堂,以培植变法人才 。黄遵宪还提出邀请梁启超来湖南担任时务学堂的总教习 。梁启超到湖南后,倡议创办南学会,以推动地方自治 。南学会虽名为学会,但实际上却具有地方议会的规模 。南学会总会每7天讲演一次 。由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等人主讲,阐述国际形势和国内大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发展地方民族工业 。南学会成立后,黄遵宪共作了9次讲演,其中南学会举行的第一次讲演会就是由黄遵宪讲的 。由于黄遵宪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和生动的语言,使听者大开眼界,黄遵宪也因此名声大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