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廷四谏官之一晚清末代帝师陈宝琛简介( 二 )


【枢廷四谏官之一晚清末代帝师陈宝琛简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宝琛任福建铁路总办,主持修筑漳厦铁路,陈宝琛又出任福建高等学堂监督,深感学务繁忙、力不从心 。于是,他邀集省城士绅座谈,倡议成立全闽教育商榷机构,大家一致赞成 。当年十一月,闽省学会(此乃福建教育总会的前身)宣告成立,陈宝琛被公推为会长 。学会成立后,由于众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八闽大地掀起了兴办小学堂的小高潮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陈宝琛的主持下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今福建师范大学)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溥仪登基后,陈宝琛首发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议,奏请降旨褒扬 。他为溥仪皇帝授读三年,备受恩宠 。
末代帝师
宣统元年(1909年),陈宝琛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 。宣统三年(1911年),陈宝琛在毓庆宫行走,任宣统帝溥仪的老师,赐紫禁城骑马 。继任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 。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后仍追随溥仪 。命修《德宗实录》 。民国初年,陈宝琛仍留恋故宫里的逊清小朝廷,表现出他深受传统忠君报恩思想的影响 。民国二年(1913年),命陈宝琛主修《德宗实录》 。
民国十年(1921年),修成《德宗本纪》,授太傅 。民国十二年(1923年),引荐郑孝胥入宫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溥仪被逐出故宫时,溥仪见到陈宝琛,放声大哭说:“我无颜见祖宗啊!”陈宝琛忙劝慰道:“皇上切莫悲伤,自古以来哪有不灭亡的朝代呢?而我大清到了今日地步,并非是因为失德而被篡位,皇上也不是亡国之君 。皇上年纪尚轻,且博学多识,将来理应成为民国之总统 。那时,不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
晚年逝世
民国十四年(1925年),溥仪至天津,陈宝琛亦移居天津随侍 。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溥仪被日本侵略者诱至东北充当伪满傀儡,次年跟踪而去,竭力主张复辟大清帝国,反对溥仪出任日本操纵的伪满蒙共和国总统,与溥仪、郑孝胥意见不一,他劝说:“贸然从事,只怕去时容易回时难 。”尽管被溥仪认为“忠心可嘉,迂腐不堪”,他仍不顾风烛残年,冒死赴东北劝谏,差点被日本关东军囚禁 。他郁郁返回天津 。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病逝,享年87岁,归葬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