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燕京之后原来的都城南京的地位如何】明朝276年间,南京的地位非常特殊 。说特殊,因为南京是明朝的定鼎之地,朱元璋坐镇南京四十年(含称帝前),统一天下 。但因为北元威胁太大,明成祖朱棣把国都迁到北京 。
朱棣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么得人心 。所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诏升北平为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此时的北京还不是正式国都,只称“行在”,毕竟北京还要大规模修建皇宫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初,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棣这才正式定北京为国都(京师),原国都南京降为留都 。
留都的级别要比陪都高,打个不那么形象的比喻,陪都是妾,留都是前妻 。朱棣不喜欢住南京,但南京是他父亲朱元璋打天下的地方,孝陵还在 。这一点,决定了南京不再是国都,政治地位也不会低 。原国都南京的所有政治机构,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 。比如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尚书、侍郎一个不少 。当然,南京六部尚书是没什么权力的,要么是从北京六部退下来养老的,要么是权斗失败下放的 。当时有个说法,说南京六部衙门,户部收不到钱,兵部调不动兵,礼部管不了考生 。很多官员上班,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泡茶吹牛,无所事事 。不过在政治上,南京应天府的地位和北京顺天府是平级的,合称为二京府 。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不太喜欢北京,而且从南京到北京的粮食供应成本太高 。朱高炽决定把国都迁回南京,下诏北京各衙门全部复称行在,南京再次成为国都 。朱高炽在位10个月就稀里糊涂驾崩了,英武的明宣宗朱瞻即位后,因要对付北元,所以留在北京 。只是在名义上,宣宗时的北京其实只是行在,正式国都还在南京 。
直到明英宗正德六年(公元1441年)十一月,朝廷才正式废除南京有名无实的国都地位,复升北京为京师 。此后,南京的留都再没变过 。
南京的政治地位是降低了,但要说经济地位,南京要高过北京 。首先,北京处在“苦寒之地”,粮食供应要通过南直隶运粮北上 。江南是明朝的钱袋子、米袋子,没有江南钱粮,京师就要断炊 。南京作为留都以及祖宗灵寝所在,是江南的中心 。明朝通过在南京的政治、军事存在,控制着江南钱粮 。明朝迁都后,还在南京留下十万兵马 。只是到了万历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南京的兵力只剩下4万了 。
士兵少了,但百姓多了 。万历末年的南京人口,已突破百万,号称神宗万历年间,天下大治,留都城内户口百万家 。武宗正德时,有官员评价南京的地位,说太宗皇帝(朱棣之前的庙号)迁都北京,但北京所倚仗的钱粮器物,无不取自于南京(为中心的江南) 。
南京,可以说是西部、南部物资进入北京的中转站 。南京占长江地利,比如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然后再走运河进北京 。
南京在经济上也有一段失落时期,就是朱棣初迁北京时,带走了南京城大量民户工匠 。但南京特殊的政治、历史和地缘,决定了南京很快就能恢复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朱棣带走的是官方手工业者,而民间手工业者则填补了官方手工业者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包括纺织业、印刷业、铜铁木器,瓦肆勾栏等娱乐场所更不用说了 。尤其是在嘉靖、万历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飞跃式的发展,南京成了全国重要的娱乐中心 。
别的不说,秦淮八艳,你再熟悉不过了 。
万历四十一年,有个叫奥伐罗-塞默多的葡萄牙传教士,到南京进行传教活动,起汉名为曾德昭 。曾德昭在明朝呆了23年,1636年回到葡萄牙 。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大中国志》,详细介绍了明朝,尤其是南京的经济发展状况,史料价值非常高 。
-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如果未来迁都的几率大吗
- 紫禁城里有多少冤魂朱棣一次就杀了近三千人
- 对外族最有骨气的王朝:大明朝宁死不迁都
- 如崇祯帝没有自杀迁都南京,是否会出现南北朝对峙?
-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没有调动全国的军队?
-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对吗?朱棣造反错了吗?
- 朱元璋临死前留下四个字,可惜朱允炆不听,不然惨死的人是朱棣!
- 重情重义!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竟是为了徐皇后
- 为什么隋朝的皇帝宁愿饿肚子,也不迁都洛阳?
- 故宫地板坏了,工匠修复时发现大问题,才明白朱棣为什么这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