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middo;埃尔加的作品有哪些?他留下的音乐密码是什么含义( 二 )


1930年代人士不了解隐藏在埃尔加闪亮耀眼后期浪漫乐派乐风之后的, 是其音乐特殊的风味 。埃尔加与维多利亚前辈不同的是, 他的每一个音符都饶富个人韵味 。或许他的管弦乐曲以史特劳斯或华格纳为本, 交响曲与协奏曲形式以布拉姆斯为榜样, 不过他对旋律及形式处理的手法都有独到见解 。埃尔加腕下弛张的旋律、空疏的间隔、华丽的流转跃动, 以及流露的自信与坚毅, 即可以表现出非不列颠莫属的感觉 (这种感觉难以笔墨形容, 不过确实存在著), 也可以看出是那位作曲家所有, 乐史上的其他作曲家莫能办到 。光这一点, 就足以让其乐曲地位居于技巧比他优秀艺匠或更先进的实验家之上 。因为不具个人风格的音乐, 不论技巧多么高超, 都绝无生存的馀地 。或许埃尔加音乐中爱德华时代与中产阶级味道太浓, 或许宣扬不列颠的帝国主义(明指或暗示),也或许承袭著传统的窠臼 (『吉隆修士之梦』当然亦在此列),但是它沛然充塞著活力与个性的事实却是无人能否认的 。埃尔加能随著此时期的吉普林与其他人物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事出并非凑巧 。
埃尔加音乐里特别属于爱德华时代的乐句语法, 或可使演奏者为难 。埃尔加所使用的成员众多庞大乐团也常使后世指挥家失去平衡,其音乐难免要显得俚俗 。埃尔加本人深知这个问题, 并表示极度关切 。他曾对评论家恩尼斯.纽曼说, 各种表情都已经被他写进乐曲里了, 指挥家必须作的无非是遵照各种指示行事而已 。他渴望的说:「只要人们肯依照总谱上明载的方法演奏, 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纽曼认为若不如此, 爱德华时代的感伤主义就要趁虚而入, 甚至凌驾在音乐之上, 让埃尔加饱受旁人莫须有的责难 。
【爱德华middo;埃尔加的作品有哪些?他留下的音乐密码是什么含义】音乐密码
1897 年,英国作曲家爱德华·艾尔加(Edward Elgar)给挚友多拉小姐(Miss Dora Penny)留下了一封信 。这封信上写着 87 个歪歪扭扭的符号,里面明显藏着艾尔加想对多拉小姐说的话 。多拉本人一直没能读懂这封信 。1937 年,多拉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将这份密码公之于众 。这个密码直到现在仍未被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