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京剧脸谱》纪念邮票为什么十六年发行了两次

新中国最早的京剧邮票是1962年8月日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 。
1964年邮票发行部门将一套《京剧脸谱》特种邮票列入当年邮票发行计划 , 志号为特62 , 全套8枚 , 脸谱人物为孟良、李逵、黄盖、孙悟空、鲁智深、廉颇、张飞和窦尔顿 。《集邮》杂志也在1964年第1期中发表了新邮预告 。
【一套《京剧脸谱》纪念邮票为什么十六年发行了两次】由于印制过程中出现问题 , 该套邮票只印好其中一部分 , 未能如新邮预告中所言在4月份发行 , 而是计划推迟到当年的10月 。然而就在这一时期 , 文化领域开展了一些文艺作品的错误批判和斗争 , 特别是“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京举行后 , “京剧革命”的势头汹涌而至 。
特62《京剧脸谱》邮票
这套被称为“老脸谱”的邮票 , 此时再现传统戏的脸谱邮票显得不适时宜 , 因被诬指“同革命样板戏唱对台戏”犯“政治错误”而胎死腹中 , 因而当时本已印好的部分“京剧脸谱”邮票宣告停印 , 并撤消发行 。其志号也被后来发行的“工业新产品”所取代 。
取代“特62”志号的《工业新产品》邮票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 已然印好的邮票并没有下发到各地 。也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提前出售、无法收回”的现象 。只要集中销毁后 , 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 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 然而这一次 , 销毁环节出现了问题 。撤消发行后 , 已经印好的邮票并没有付之一炬 , 而是被送到位于北京通县一家造纸厂(疑为通县南关造纸厂) , 粉碎打浆后再度造纸 ,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 劫后余生般的未被销毁 , 因而流出成为了后来新中国知名的珍邮之一 。关于流出邮票未被销毁的原因 , 大体存在着两种说法:
说法一:在粉碎的过程中 , 有些邮票飞出墙外 , 被当地农民捡到后 , 拿到邮局门口卖给寄信的人 。
说法二:由于对需要销毁工作估计不足、处理不当 , 造成将邮票销化为纸浆之时 , 较小的纸块胶结成块 , 未能溶化 , 遂沉淀为垃圾 , 厂方排放垃圾后 , 被当地的儿童聚集捡拾 , 经清洗后流入社会 。
以上哪种说法正确其实已不再重要 , 只是自此一来 ,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京剧脸谱》邮票便从此夭折 。
16年后的1980年1月25日新《京剧脸谱》特种邮票问世 , 志号为T45 , 全套8枚 , 与未发行的老脸谱邮票上8位武净角色一样 , 排列顺序也原样未变 。设计者根据“老脸谱”仅存的7种样票原样绘制了李逵、黄盖、孙悟空、廉颇、张飞和窦尔顿的脸谱 , 也就是说 , 新脸谱与老脸谱的人物脸谱是一样的 。
T45《京剧脸谱》特种邮票
只是“鲁智深”老脸谱原稿和票样均被破坏 , 新脸谱邮票的鲁智深是重新画的 。以发现的特62第7枚“张飞”邮票与T45第7枚“张飞”相比较 , 除了少量文字改变外 , 几乎无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