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什么会败于夏侯楙之手原因有几点

按《三国演义》来说 , 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 , 一生未逢一败 , 尤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大营杀敌将五十余名 , 以及汉水河畔勇救黄忠最为人津津乐道 , 所以赵云有个很威风的外号人称“常胜将军” 。可是从演义来看 , 赵云晚年的时候却在凤鸣山之战中差点遭遇一场大败 , 如果不是关兴张苞杀出 , 赵云很有可能败亡于夏侯楙这个膏粱子弟之手(如果是那样的话 , 实在是替赵云不值) , 一世英名差点毁于一旦 。之前连战连胜的赵云何以差点遭此大败?我们来分析下其中原因 。
第一 , 实事求是的说 , 赵云已经老了 , 当时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际 , 赵云已经年逾七十了 , 个人武力单挑可能没问题 , 但是想要和长坂坡和汉水之时那样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连续冲杀之下仍然有余力不太现实 , 何况在败于夏侯楙之手前赵云还连续作战 , 斩杀了韩德父子五人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再怎么样勇猛 , 气力恢复都不可能有年轻时那么快 , 想要再复当年之勇有点难 。
第二 , 和长坂坡以及汉水之时是平原之地利于骑兵冲杀突围不同 , 凤鸣山的地形有高有低 , 不利于赵云驰骋突围 , 更利于伏击战:当时是夏侯楙早已埋下伏兵等赵云入围 , 夏侯楙又是居高临下 , “时云手下止有千余人 , 杀到山坡之下 , 只见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 。赵云投东则望东指 , 投西则望西指 , 因此赵云不能突围 , 乃引兵杀上山来 。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 , 不能上山 。”从中可以看出 , 地形极大的限制了赵云的活动范围 , 这是赵云不能突围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三 , 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赵云是单枪匹马 , 心无旁骛 , 凤鸣山之战不同 , 他被围时手下还有千余人 , 凭赵云的悍勇 , 他一个人突围可能没有问题 , 但是从之前汉水之战时赵云救出黄忠听说赵著还在重围中又反身杀回来看 , 赵云断无可能丢下手下士卒一个人突围 , 想要带千余人突围在魏军重重包围中谈何容易 。
第四 , 赵云在斩杀了韩德父子五人后有点轻敌和托大 , 加上之前诸葛亮说自己老了 , 急于想证明自己 , 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 没有听从邓芝的劝告轻易中了夏侯楙的埋伏 。而且夏侯楙有二十余万大军 , “楙从其言 , 遂遣董禧引三万军伏于左 , 薛则引三万军伏于右” , 包括夏侯楙的中军 , 伏击赵云的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 , 赵云和邓芝兵力远远不如夏侯楙 , 在重重包围中要杀出来难度很大 。
所以 , 赵云年事已高 , 兵力不足 , 心有旁骛 , 地形又不利于自己 , 这是赵云差点败于夏侯楙之手的重要原因 , 幸亏关兴和张苞及时赶来 , 否则赵云一世英名就要葬送在凤鸣山了 。
【赵云为什么会败于夏侯楙之手原因有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