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王祥简介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徵 。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 。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 。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 。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王祥简介】人物生平
事母极孝
王祥为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其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 。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征召,但都未应召 。
王祥性情非常孝顺 。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 。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 。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 。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 。
治理徐州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扶持着朱氏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 。朱氏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
延康元年(220年),泰山太守吕虔出任徐州刺史 。不久后便召王祥任州别驾,他坚决辞让不到任,经王览劝说,并为他准备了牛车,王祥这才应召 。王祥到任后,吕虔就把州政都委托给他 。当时盗寇四处横行,王祥率领并鼓励士兵,讨伐盗寇,将其一一击破,州内因而清静无事,政令教化也推行无阻 。当时百姓编歌唱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 。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
仕途高升
后被举为秀才,任温县令,经多次升迁后,任大司农 。
正元元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即位,王祥因参与定策有功,被封为关内侯 。又拜光禄勋,转任司隶校尉 。
正元二年(255年),王祥因随司马昭讨伐毌丘俭,而增加食邑四百户 。
甘露元年(256年),朝廷任命尚书仆射卢毓为司空,卢毓辞让给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与王祥 。
此后,王祥迁任太常,封爵万岁亭侯 。曹髦到太学巡查时,任命王祥为三老 。王祥以师长的身份面向南坐,凭着几案,扶着手杖 。曹髦面向北坐,向王祥询问治国之道,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施政化民的要领,来训导曹髦,在座旁听的人也都受到激励 。
不拜晋王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不满司马氏掌握大权而率僮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遭成济杀害,朝臣为之哀悼,王祥大声号哭说:“这是老臣的罪过啊!”涕泗横流,众人都感到惭愧 。不久,迁任司空 。
咸熙元年(264年)三月,王祥升任太尉,加职侍中 。同年,朝廷实行五等爵制,封王祥为睢陵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
同年,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与荀顗一起去会见他 。荀顗对王祥说:“相王(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 。”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 。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 。”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 。司马昭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逊位就第
泰始元年(265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拜王祥为太保,进封睢陵公,府中允许设置七官 。司马炎刚刚即位,虚心征求直言 。王祥与何曾、郑冲等有德望的老臣,希望再朝见,武帝派侍中任恺向四人询问朝政得失及急需解决的施政教化问题 。王祥因为年老疲倦,多次请求逊位,司马炎不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