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竟两次被废

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时期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值得关注的是,皇太子胤礽在乃父影响下颇为欣赏西方文化与器物,与众传教士往来甚密 。
网络配图
而且他谦和恭谨,结交贤才,康熙帝亦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子又是皇位继承人的儿子相当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陷入无穷尽的政治斗争之中,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 。有作品见《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
胤礽是个苦命的孩纸 。生母是康熙结发妻赫舍里氏 。康熙和她感情很好,但她在生胤礽时死于难产 。康熙深爱着她,故将对妻子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对胤礽十分宠爱 。为此,康熙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选胤礽为太子 。
康熙对他宠爱到何种地步呢?康熙曾当众讲一天中有两件要事,一是问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过问皇太子的学业 。胤礽六岁以前,由康熙亲自教 。六岁时,康熙为他选择了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为师;稍长,又特召理学家汤斌为詹事府詹事 。胤礽的读书处最先为皇城毓庆宫内;之后,康熙亲定皇太子读书处为畅春园无逸斋,辅导老师有汤斌、徐潮、高裔、熊赐,也没让康熙失望,他勤学好问,从无懈怠且勤奋刻苦,对所读书籍读过数遍即能背诵不漏,但仍按康熙要求每篇必背足一百二十遍,因此学业进步很快 。康熙言“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因此太子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
网络配图
但漫长的等待等来的是太子的自以为是和不以为然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 。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1:胤禔等皇子向康熙报告太子的不良表现 。如,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2:康熙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无动于衷 。
3: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 。命在皇帝养马的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 。又命四子与长子共同看守 。当天,康熙帝召集诸臣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 。康熙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皇太子从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 。
网络配图
【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竟两次被废】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复立皇太子胤礽 。原因很简单,康熙想清楚之前关于太子的罪证不足,很多都是自己的怀疑和某些人的栽赃陷害 。因此复立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随后发生了一起严惩太子党的事 。胤礽经过被废和严惩太子党之后,彻底失去了耐心,因此想逼迫康熙退位,以免再次被废,但他还没有羽翼丰满 。康熙知道之后怒不可遏,因此再废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