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复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二 )


袁世凯是绝不会离开他经营多年、有着雄厚基础的北方前往革命派力量较强的南方的 。为欺骗世人,他特命开正阳门迎接专使 。与蔡等见面后,立即应允赴宁就职,并计划先至武昌,再沿江东下至南京 。暗地里却指使爪牙盗用民间团体的名义或通电、或致函、或登门直接向迎袁专使无理取闹,举出种种“理由”,“佥以袁君不能离京为言” 。2月29日,驻北京的曹锟所属第三镇北洋军奉命哗变,其士兵在东城和前门一带纵火焚烧;当夜北京市民数千家惨遭焚劫;变兵们甚至持械闯入迎袁专使的住所进行威吓 。3月1日变兵又继起大掠西城 。接着通州、高碑店、长辛店、黄村、三家店、保定、天津等地也相继发生兵变,洗劫居民店铺 。这时,袁世凯又函请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设法维持北京之秩序” 。3月3日,各国军队700多人列队出现北京街头;随后各国又分别从哈尔滨、山海关、旅顺、天津、青岛、香港等地增调军队入京,总数达3000人 。段祺瑞等乘机再次发表通电:“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大总统受任必暂难离京一步,统一政府必须旦夕组成 。”黎元洪也危言耸听地通电各省:“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 。”在此形势下,3月1日、2日,迎袁专使蔡元培等分别致电孙中山和南京临时参议院,表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重要问题,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主张“改变临时政府地点” 。
孙中山再次让步
在一片“迁就”声中,孙中山只好再次让步 。1912年3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统一政府组织办法六条:一、由参议院电告袁世凯允其在北京受职;二、袁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三、参议院随后即复电承认受职,并通告全国;四、袁受职后即将拟派国务总理及国务各员电达参议院征请同意;五、国务总理及国务各员确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六、孙中山于交卸后始行解职 。7日,孙中山将上述办法电达袁世凯 。8日,袁世凯将其就职誓词电致南京参议院,宣称:“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第二天,参议院复电袁世凯,同意袁之誓词,“认大总统为受职” 。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
13日,经临时参议院同意,袁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25日,唐抵南京组织内阁 。30日,袁任命各部总长:外交:陆征祥(1871-1949),内务:赵秉钧,财政:熊希龄,陆军:段祺瑞,海军:刘冠雄(1858-?),司法:王宠惠,教育:蔡元培,农林:宋教仁,工商:陈其美,交通:唐绍仪(兼) 。外交、军事、内务、财政大权均掌握在袁世凯的亲信手里,革命党人虽也占有几个席位,但均属摆设性的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其他一些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也“相率下野” 。黄兴以南京留守的名义,暂在南京主持留守府 。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这样,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终于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在中国重新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 。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自镇压二次革命后,即迫使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又解散国会 。1914年﹐袁世凯召开约法会议,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大权独揽 。随即废除国务院,改设政事堂,并设参政院代行立法权 。
1915年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人知识程度太低﹐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适合于君主制 。杨度在袁的示意下串联了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和严复,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为名,于8月14日联合发起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活动 。筹安会一面到各地鼓动,一面电请各省将军﹑巡按使派代表进京“讨论国体”﹐旋宣布“一致主张君主立宪” 。与此同时﹐北洋系军政要人﹑地方大吏段芝贵﹑袁乃宽﹑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倪嗣冲﹑王占元﹑龙济光等纷纷活动﹐拥护袁世凯称帝 。但袁世凯故作姿态,表示改行帝制“不合时宜” 。于是,梁士诒等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制造“民意”,并与筹安会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