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满门忠节,家风严明,英才辈出

华漕镇的诸翟老镇 , 明代时称紫隄村 。紫隄侯氏东族世代且耕且读 , 家风严明 , 英才辈出 。
侯峒曾的曾祖父侯尧封(1515~1598) , 字士隆 , 号复吾 , 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 , 四十一岁在乡试中考上举人 。隆庆五年(1571) , 五十七岁第六次赴京应试 , 终于考中进士 , 侯氏子弟随之奋发攀登仕途 。为此 , 其父侯廷用(字汝舟)认为全是关圣帝君显灵之效 , 为感恩择地扩建家祠 , 安置关帝彩像 , 让“神一家”扩展为“神一乡” , 造福于大众 。
侯尧封官至监察御史 , 在官场挣扎了二十多年 , 始终两袖清风 。万历十八年(1590) , 乞老归里 , 时年七十四岁 。随着家庭成员的扩大 , 他以身作则 , 严明家风 , 希望建立一个正统规范的侯氏大家族 。他时常教诲子女说:“不愿尔等为第一流官 , 但愿尔等作第一流人” 。万历二十六年(1598)正月十三日 , 他在紫隄村安然去世 , 享年八十四岁 。
侯峒曾的父亲侯震旸(1569~1627) , 字起东 , 号吴观 。万历二十二年(1594) , 乡试中举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 , 考中进士 , 官居吏部给事中 。娶嘉定名士龚锡爵之女龚氏 , 生侯峒曾、侯岷曾、侯岐曾 。三个儿子同取秀才 , 被江苏学使誉为“江南三凤” 。
天启五年(1624) , 侯峒曾也中进士 。仅五十三年间 , 侯家四代三中进士 , 名声大振 。
慷慨出征
崇祯十一年(1638) , 侯峒曾出任提督学政江西布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 。五年后 , 调任浙江按察使司左参政 。崇祯十六年(1643)十一月 , 侯峒曾称病辞官 , 决意回乡 。
崇祯十七年(1644)春 , 农民起义军以星火燎原之势 , 一举攻占北京城 , 明王朝从此崩溃 。清军趁机入主中原 , 定北京为“大清”新都城 。
清王朝建立后 , 清军向江南攻城略地 , 遭到江南民众强有力的抵抗 。满洲贵族正陶醉于自身力量的强大 , 疯狂地大开杀戒 。顺治二年(1645) , 在爆发“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之后 , 清军先后攻克南京、苏州 , 摧毁南明弘光政权 , 直逼上海地区 。
闰六月十二日 , 清廷《薙发令》下达 , 嘉定士子与民众抗暴政的起义骤然爆发了 。
各路消息传到紫隄村 , 在病床上的侯峒曾告诫侯氏子孙:“四郊多垒 , 乡大夫之耻也 。吾家世受国恩 , 余虽儒生 , 不能荷戈先驱 , 然捐生报主 , 实为素心也 。区区桑梓之地 , 夫复何辞?”他连夜拟定计策 , 派人转告住在嘉定县城的儿子侯玄演与侯玄洁 , 要求兄弟俩速将手书战书张贴城门口 , 激励嘉定民众 , 并捐钱犒劳焚船壮士 。
闰六月十六日 , 清军骑兵逼近嘉定城门 。侯玄演、侯玄洁率众登上城楼 , 挥旗击鼓 , 激励数十支民间武装出城迎战 。结果遭受失败 , 仅有七人返回城中 。侯峒曾闻听战况 , 感到形势已到极为严峻的关头 , 急忙给嘉定挚友黄淳耀写信 , 请其从戎应战 , 挽救败局 。
闰六月廿二日清晨 , 侯峒曾率领家人家人接按约刚按约汇集在祖坟墓园 , 宣誓出征 。母亲龚恭人深明大义 , 率媳妇们取出所有首饰 , 递交给侯峒曾 , 并亮着嗓门说:“给吾儿犒军了!”侯峒曾整队出发 , 奔赴嘉定县城 。沿途四乡百姓闻讯纷纷出门迎送 , 集队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