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定义,什么是作文教学( 三 )


二、依托教材,随机指导写话训练 。
新教材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也活泼可爱,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托教材,特别是利用课文中学习伙伴的引导,积极思考,并善于把思考后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即平常所说的“我手写我口” 。例如,在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时,学习伙伴提出了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必要的口语表达之后,教师不要只局限在此,一定要让学生把所想的话写下来,学生会说不代表会写,哪怕只一两句,也给了学生一次练笔的机会 。其实,在课文中,这样的练笔机会随处可见,在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学习伙伴设计的问题是:我想对种葫芦的人说……说什么,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各抒己见,学生不一定写得多么完整,多么合情合理,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要知道句子的训练是今后段篇训练的奠基石 。
三、拓展想象,多形式开展写话训练 。
学生写话训练的指导不能只局限在课文中,教师还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丰富学生的感官,不但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还有学会展开大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在平时这方面的训练中,我主要是借鉴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做法,开展看图写话和贴图写话的训练,虽然课本中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我认为这仍然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 。至于写作素材的选取,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可以信手捏来 。例如:在学习了《秋天》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能画下来吗?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他们的手和手中的彩笔,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画完,仍意犹未尽,沉浸在欣赏图画的喜悦之中,我适时点拨:用你的最美丽的语言把你的画描述出来吧 。学生兴致盎然,充分享受着写话带来的乐趣 。除了让学生自己在画画中写话以外,我还经常让学生搜集图片,在贴图中写话 。例如,学习了《北京》一课后,我问学生:你还知道北京的什么地方?让学生回家搜集图片,然后学生根据所搜集的图片简单介绍图中的景色,用流利的语句写下来,然后再班级中交流,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说写的能力,增加了写作的积极性 。
总之,小学低年级作文的起步教学是很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作文能力是否能顺利发展 。当然,有了这样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去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懈地努力,多实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多鼓励学生,相信只要勤于练习,讲求方法,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
============================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底生花 。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 。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 。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