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做出的主要成就在什么方面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四 )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七月,瑞安设县商会,公推孙诒让为总理 。任内,为收回苏杭甬权,与场寿潜、刘锦藻等成立浙江保路拒款会,并在瑞安设立分会,致电清廷,坚决反对向英国借款,力争筹资自办 。在地方事务中,孙诒让认为“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 。因而他用在教育事业上的心血最多,收效也最著 。他从光绪二十二年(189)起,先在瑞安一县办教育,创建了一所专攻数学的算学书院(后改名学计馆),以造就科学技术人才 。其手订意程、学规,对德育智育的培养和书院的管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
未几,他又创办了方言馆和瑞平化学学堂各一所,专攻外语和化学,还在郡城创办一所蚕学馆,以事改良蚕桑 。经过五年的办学实践,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将学计馆和方言馆合并扩充为瑞安普通学堂,分设中文、西文、算学三个专修班,对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学子实施中等教育 。为使教育普及,并在瑞城各隅办起四所蒙学堂,以为幼童就学之所 。后又办德象、毅武、宣文三所女学,使中产人家深在闺门的女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培养师资造就专门人才方面,他曾给资派送瑞安曾通学堂高材生陈恺、许藩二人留学日本习数理化,并邀集高材生家长,建议令子弟赴日留学 。一年中瑞安东渡留学者达二十余人,在浙江教育史上,开留学国外的风气之先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政府决定废科举,设学校 。
孙诒让受温处两府人士的推戴,于当年十月就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 。他的教育事业遂由瑞安一县,推广而至于浙南地区 。在学务分处总理任内,孙诒让首先整顿了温州府中学堂 。并深刻地认识到欲求教育普及,必须培养师资;培养师资,专赖师范教育 。爰于次年夏六月,决定在温处两府各办师范学堂一所 。温校择址道司前原校士馆 。
为解决建筑资金及建校后的常年经费,他力排顽固势力的干扰,支撑于官绅之间 。历时三年,心力交瘁,终于以三万六千元的巨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温州师范学堂,计校舍楼房十三楹,平房十二楹,当年招生二百四十名入学 。事前,为造就小学师资以应急需,曾假温州府中学堂次第举办理化、博物、体育、音乐等科传习所,半年速成毕业;同时并于每年暑假集中各科小学教师,举办短期讲习会,以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使新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 。任职期间,他共筹集教育基金五十多万元,在温处两府十六县创办了各类各级学校三百余所 。其筚路蓝缕开辟山林之功,为朝野所共仰,嗣受委为学部二等谘议官,浙江学务议绅 。
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复被全省学界推举为教育总会会长 。(会长蔡元培久未任职 。孙以副会长摄会长职务) 。这时,他环顾国内教育情况,结合自己十余年的办学经验 。复上陈《学务平议》、《学务枝议》于学部,对全国教育大计,提出建议 。其所陈都是切中时弊的精辟见解 。其讲求事功,实事求是的作风,除学术论著外,率于教育事业上见之,实为新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孙诒让逝世后,《清史稿》为之立传 。后来,温州六县人士,为缅怀其开拓教育之功,乃购地辟籀园建籀公词和籀园图书馆以资敬仰 。其瑞安故居的藏书楼玉海楼,列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籀园里的籀公词和坐落瓯海区慈湖南村的基地,也都作为温州市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
教育思想
孙诒让主张普及教育 。在他拟定的《温处学务分处暂定学堂管理法》中提出:"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强弱盛衰 。初等小学本应随地广设,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 。而普及教育又应从官吏开始 。他提出“欲求全国无不受教育之民,必先求无不受教育之官吏” 。他提议清政府明文规定,十年之外,非京师大学堂毕业者,不得为知府;非各省中学以上毕业者,不得为州县 。十年之内,因京师大学堂和各省中学名额有限,一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可采取变通办法,即开设"吏治简易学堂",通过短期进修方式,让官吏接受新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