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室|疫情防控坚持快严准 聚焦 6个接种室 10个小时 接种2200余人 北京经开区院企联手跑出接种“加速度”

6个接种室,10个小时,接种2200余人,这是一组来自北京扶正肿瘤医院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点11月2日的接种量数据。连日来,北京经开区全速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各接种点、各部门紧密合作、克服困难,用齐心战疫的决心和担当,联手助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跑出“加速度”。
北京扶正肿瘤医院位于北京经开区经海三路20号,按照相关部署,这家于今年9月底开业试运行的临床研究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迅速调整工作重心,立即从医院抽调31位医护人员组成接种小组,参与到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组织的新冠疫苗接种培训中,并在该局指导下在医院一层大厅搭建帐篷,完成接种点设置工作,并于10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临时接种点之一,扶正肿瘤医院接种点承担着为北京经开区各行业统筹组织人群提供接种服务,日均接种量为1500人。
11月2日是任务繁重的一天,按照计划,扶正肿瘤医院接种点实际需完成1700余人的接种任务,比平常多了200人。面对一车又一车赶来的接种人群,现场医护人员及北京经开区职能部门驻点工作人员积极应对,分布在接种各环节各司其职,引导接种人群有序配合,按要求完成扫码、测温、知情同意、信息登记、接种、留观等流程。同时,为确保接种高效、安全完成,扶正肿瘤医院组成的31人接种小组和其他相关保障人员采取轮流吃饭、缩短休息时间的方式,保证接种工作全天不停休。
不过当天上午,一场突然而至的降雨给接种工作增加了难度。“大家来打疫苗是为了建立自身防护屏障,要是因为淋雨感冒生病就不好了!”面对突发状况,扶正肿瘤医院现场工作人员一方面立即安排外出采购雨披,一方面向院内医护人员发出雨伞“征集令”。很快,近10把雨伞便送到室外排队等候的接种人群手中,黑色的、粉色的、透明的伞在大家手中传递、交接,在人群中撑起一道暖心的流动“遮雨棚”。不多时,大量雨披也及时送到,分发到等待接种的人群中,为接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下午一点多送走了降雨,但另一个特殊情况也正等待着大家。原来,为确保职工及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区内一处职工宿舍希望尽快安排符合接种条件的458名职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该接种点立即结合现场实际统筹、协调,决定将原定每天8:30到16:30的接种工作时间,延长至18:30。另一边,负责此次接种工作的企业方对接人获悉消息后,则抓紧时间协调大巴车,并和扶正肿瘤医院及时沟通,分批、分时段运送职工们前往接种点完成接种。
【 接种室|疫情防控坚持快严准 聚焦 6个接种室 10个小时 接种2200余人 北京经开区院企联手跑出接种“加速度”】 接种时间延长意味着工作强度加大,而压力最大的莫过于现场开展接种的医护人员。采访人员了解到,扶正肿瘤医院接种点组建的31人接种小组中,有80%为“90后”,同时还有“00后”医护人员参与其中。面对加量工作强度,这支年轻人组成的队伍没有抱怨,而是用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迎接每一位接种人员,认真完成每一次信息登记和接种。现场保障工作人员也不例外,用不厌其烦的叮嘱和重复了无数次的抬手测温,用肩上的担当为疫苗接种安全有序护航。
医院、企业、职工共配合、齐努力,成为接种现场的暖心底色,确保了当天2200余人接种任务的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共同为北京经开区加快构建新冠病毒免疫屏障再添一份助力。融媒体中心采访人员于晓玲
逛个公园顺便接种加强针

接种室|疫情防控坚持快严准 聚焦 6个接种室 10个小时 接种2200余人 北京经开区院企联手跑出接种“加速度”
文章插图

北京经开区在南海子公园设立免预约接种点,方便市民就近接种。融媒体中心采访人员吴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