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有着怎样的理论思想?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 )


这里只是提供几个故事,作为研究孔子“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的参考 。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通常现象,正如古人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
此外,还有一段中国历史上蛮有趣的事情 。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 。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六岁登基,就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天下,做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础奠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皇帝,不是职业皇帝了 。他看见汉人反清的太多,为了要先收罗那些不愿投降的读书人,在科举中特别开了一个“博学鸿词科” 。对于前明不愿投降的遗老们,特别恩准,马马虎虎,只要报个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给予很好的官位,结果有很多人,在这种诱惑下动摇了,而进了“博学鸿词科” 。也还有很多人硬不投降,所以当时闹了很多笑话 。其中一些是非常尖刻讥讽,当时曾留下几首讽刺的名诗:“一队夷齐下首阳,几年观望好凄凉 。早知薇蕨终难饱,悔煞无端谏武王 。”后来又开第二次“博学鸿词科”,再收罗第一次未收罗到的人 。因为许多人看见第一批“博学鸿词科”的人,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住了 。(从这里看,中国人讲究的节操,要守住真是难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终生不变,实在是最高的修养 。)第二次去的人更多,考场的位置都满了,后去的被推到门外去,就有人更吟诗挖苦了:“失节夷齐下首阳,院门推出更凄凉 。从今决计还山去,薇蕨那堪已吃光 。”中国读书人,非常重视节操,也就是中心思想、见解的坚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