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推崇的三国名人究竟是谁呢?

提起诸葛亮,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存世不多的作品《出师表》、《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人的名篇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君主三顾茅庐邀请出山救民于水火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出茅庐就能够预测天下大势并能按照他的意愿改造整个世界的人 。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神话与传说 。他被后人冠以“智圣”的封号 。可是,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曾有十分推崇的人 。那么,这些为诸葛亮所推崇的人都有谁呢?
网络配图
诸葛亮曾说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他所赞的这位“子初”便是当世名臣刘巴 。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 。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 。父刘祥,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刘巴因为战乱曾百般避祸,最终流落益州 。当时,刘璋邀请刘备同守西川,刘巴极力阻拦,刘璋未从后,他闭门不出 。而刘备也曾数次想延揽他为幕僚,刘巴却因为“家庭出身”瞧不起刘备,始终不肯为刘备服务 。就是这样,最终在成都城破之时,刘巴以“囚徒”的身份成了刘备的座上宾 。
虽然做了刘备的臣子,但是刘巴心中似乎总有一股怨气 。张飞因为羡慕刘巴的才学,想和刘巴结交,可刘巴却对张飞百般讥讽,这让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 。刘备也曾因为刘巴古怪的脾气想“弃用”他,但诸葛亮却对刘巴百般推崇 。刘备对诸葛亮说:“刘巴这个人才智超人,如果无人替代,那么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那么就不必用他了 。”诸葛亮回答刘备说:“刘巴的聪明才智和治国策略远远超过我 。”最终,刘备彻底消除了弃用刘巴的想法 。
那么,被诸葛亮百般推崇的刘巴究竟有何值得让人称颂的地方呢?原来,刘备入主益州后,刘巴先后被授以尚书、尚书令等职,蜀汉的所有文诰策命都出自他的笔下 。而蜀汉的律法“蜀科”也是刘巴、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的杰作 。当然,刘巴最大的贡献并非在此,《三国志》曾记载刘备占领益州后,国库空虚,民生凋零 。刘巴向刘备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铸钱、统一物价、实行公卖制度 。就这样,顺利帮助刘备平抑了物价,稳定了经济 。
网络配图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天妒英才”的厄运总是在历史上不断重演 。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刘巴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一位被诸葛亮百般推崇的高士的生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
当然,不仅仅是“英年早逝”的刘巴被诸葛亮所推崇,还有一位“英年早逝”的能臣同样被诸葛亮所推崇,并且在他死后曾让诸葛亮发出感叹道:“假如法孝直还在世的话,夷陵之战必定不会失败呀 。”那么,这位法孝直又是谁呢?
法正,字孝直,扶风郡人 。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初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屡献奇策,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法正之死让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 。被追谥为翼侯,他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法正依附刘备仅仅数年,但是他却为蜀汉帝国的开创立下汗马功劳,他善于奇谋,曾被陈寿比作魏国的郭嘉、程昱 。在军事战略上,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法正是刘备夺取汉中、稳定益州的第一谋士 。然而就是因为法正的短命,让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时没有能独当一面的谋臣,方才遭受大败,以至于诸葛亮无比伤感,为法正的早逝哀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