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用何长期秘密战略打击山东六国取得统一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发展的制度基础 , 政治凝聚力和军事战斗力都得到了增强 。但是 , 如果没有高超的外交战略 , 切实的发展路线 , 要以西北一隅之地、单打独斗之力 , 吞并唇齿相依、命运相同的东方六国 ,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六国合纵抗秦 , 对崛起中的秦国构成巨大威胁 。
网络配图
如何选择优先发展目标和打击重点 , 是秦国外交战略中的重大问题 。随着秦统一大业的进展 , 随着秦国与六国关系的变化 , 秦国的对外策略有三次大的阶段性调整 。
第一个阶段是秦惠文王时期 , 采取避重就轻 , 攻灭巴蜀的策略 。
第二个阶段是秦昭襄王时期 , 实施远交近攻 , 蚕食诸侯的策略 。
【秦国用何长期秘密战略打击山东六国取得统一】第三个阶段是秦王嬴政时期 , 用收买、暗杀和离间手段 , 破坏六国人才的策略 。这里就重点谈谈第三阶段的破坏人才战略 。
嬴政亲政不久 , 发现了韩国水工郑国的间谍案 。原来韩国不断被秦国侵削 , 韩王决定派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游说秦国 , 修建水渠 , 以行疲秦之计 , 用大型水利工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 拖住秦国东进的脚步 。事发后 , 秦国朝野上下 , 一片哗然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 , 秦王下令逐客 , 解除一切在秦国任职的六国客卿的职务 , 驱逐出境 。在这种情况下 , 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
李斯的《谏逐客书》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重用客卿的成就 , 特别是秦孝公以来 , 商鞅、张仪、范雎等辅佐秦君变法图强的历史经验 , 认为“不问可否 , 不论曲直 , 非秦者去 , 为客者逐” , 无异于“弃黔首以资敌国 , 却宾客以业诸侯” , 把人才往秦国的竞争对手六国推 , 不等于“藉寇兵而资盗粮”(授敌以兵器 , 资盗以粮秣)吗?李斯所言 , 决不是想象之词!曾与李斯同在吕不韦门下任职的司马空 , 出走赵国 , 积极谋划联合六国对付秦国 , 就是现成的例子 。
网络配图
秦王嬴政于是收回成命 , 召回李斯 。六国客卿在秦建功立业 , 引起秦国贵族大臣对于这些“空降兵”的不满 , 是可以预想到的 。随着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 更有秦人会自我膨胀 , 认为客卿不足恃 , 无客卿也可以治国的想法 , 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问题是 , 秦王嬴政能审时度势 , 知错就改 , 收回成命 , 重用李斯 , 还是很有领袖风范的 。
李斯一方面力谏秦王挽留六国人才 , 另一方在辅佐秦王兼并六国战争中 , 重点打击对方的人才:“阴遣辩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 , 厚遗结之 , 不肯者 , 利剑刺之 , 离其君臣之计 。”(《资治通鉴》卷六)首先是重金收买 , 收买不成 , 派刺客暗杀 , 用离间计破坏敌国君臣关系 。等敌国人才被破坏了 , 就派军队去收拾他们 。
举例来说吧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 , 秦将王翦等伐赵 。前线抵御的赵将李牧 , 是战国时期最优秀的将领 。但嬖臣郭开在赵国掌权 , 拿了秦国的重金贿赂 , 诋毁说李牧等谋反 , 赵王听信 , 派人取代李牧 。赵国因此而亡 。秦国先用收买和离间的办法破坏敌国的人才 , 再用军队灭亡敌国 , 这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