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有着哪些轶事趣闻?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从古至今,中国人面对死亡的威胁、疾病的侵袭,遭遇瘟疫、灾难,千万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是那些国之大医,他们创新中国医学,书写经典,拯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每一位大医的诞生,都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 。所以纪录他们的故事,追寻他们的脚步,绝不仅仅只是纪录和学习,更是一种力量的传承和人间正义的涤荡 。纪录片能纪录的也只是这些名医的其中一面,除了纪录片所展现的,这些名医有着怎样的人物性格?又是如何走上医学的道路?古代名医故事系列,旨在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资料,思考大医为什么能成为大医 。
吴鞠通
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晚清著名的温病学家 。
吴塘,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温病条辨》 。其主要学术思想为确定伤寒、温病属两种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疾病,且治法上又存在明显差异,继承并完善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即以三焦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贯穿于各种温病辨证论治过程中 。吴氏学术思想对后世颇有影响 。《温病条辨》也被后世认为是“治温之津梁”、“治温病所必看之书” 。
跪拜父亲灵堂前苦读医书,立志从医
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录》) 。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淮阴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但在地方文献中很难找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关于他生平的资料 。我们只能从他的《温病条辨·自序》等材料中知其生平经历的大概情况 。
青年时攻科举习儒,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得了病,吴鞠通四处奔波寻找医生,家里积蓄花的精光,也没治好,甚至父亲临终前都没有诊断出到底得了什么病 。身为读书人的吴鞠通伤心欲绝,既痛恨医者不专心钻研医术,又痛恨自己的无能 。他守在父亲灵前,越想越难过,于是他做了个决定他要学医,而且绝不做害人性命的庸医 。他就这么披麻戴孝的跑上街头的书摊,直接问学医的都看些什么书 。书贩推荐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他抱着书,跪在父亲陵前,借着微弱的长明灯,看得如饥似渴,想从中翻找父亲的病因 。
安葬了父亲后,他思考接下来的人生,《伤寒杂病论》序言里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有“外逐荣势,内忘身命”的观点,这让他幡然醒悟,他痛下决心,“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他就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用心钻研医书十七年,在这十七年期间他从不敢轻易为人治病 。就这样怀着对医学的虔诚,和对生命的敬畏,在行医时如履薄冰,反复钻研琢磨,才能有之后医学上的成就 。而在大医还没成为大医之前的各种谨小慎微,往往会被人们怀疑不够自信,其实不然,正是有那份超出常人的严谨,才成就了医者超出常人的医术 。
抄《四库全书》,主攻温病,治病先讲病
吴鞠通二十六岁时,北上进京,同时还要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 。他在街头风餐露宿的流浪,寻找工作机会 。一天他看到了清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招募抄书员,于是他前去应聘,得了份抄书的工作 。由此他每天在别人休息之余,用加倍于别人的用心和投入,翻阅大量医术,当他看到吴又可的《瘟疫论》这本书,又看到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温热论》书中的温病理论,他结合父亲的病症,心里逐渐明朗起来,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羞愧,于是加深思考,主攻温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