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氏三公之一

郑武公(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 。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周幽王被杀后,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 。不久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 。后以离间计灭亡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灭亡虢国,嫁女并杀死主张进攻胡国的大臣关其思,袭灭麻痹的胡国,使郑国逐渐强盛,为郑庄公小霸奠定基础 。
郑武公,姬姓,名掘突,是郑桓公之子,周幽王的堂弟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并同时将郑桓公杀害 。郑桓公死后,郑国人共同拥立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 。
【郑武公: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氏三公之一】郑武公元年(公元前770年),郑武公护送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洛邑 (今河南洛阳),是为东周之始 。周平王因郑武公护送东迁有功,于是任命郑武公继承其父郑桓公的职务,担任周王室的卿士 。
郑武公继续坚持父亲制定的东扩战略计划,一方面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一方面进一步实施攻灭东虢国和郐国,吞并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 的具体行动 。
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郑武公占领郐国都城制邑(岩邑,今河南新密曲梁乡大樊庄),灭亡郐国 。
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占领东虢国都城(今河南荥阳广武平城),灭亡东虢国 。然后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 。郑国鸠占鹊巢,把国都迁到郐国故都,使原来的寄帑之地变成自家地盘,并把旧部从陕西迁到河南,以"郑"为号新建城邑 。
郑武公为强国提出解放"商人"的口号 。"商人"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将其定为世袭奴隶 。郑武公东迁后,看到他们是建设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就依靠这批力量,开发滩涂荒地,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 。郑武公还把桓公寄孥的京城建成宏伟都城 。京城虽然后来没有成为郑国最高统治者的统治中心,但京城如此的规模,早已超过"百雉 ",并且还有郑桓公的宗庙所在 。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显示郑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 。
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时,周平王对郑武公如此开疆辟土、极力扩张产生猜疑,并欲收回虎牢以东的赐地 。于是,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迁都于郐(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 。至此,郑武公继承父志取虢、郐十邑之地,"前华后河,左洛右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图大略基本实现 。
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娶申国国君之女武姜为夫人 。武姜分别于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为郑庄公生下儿子寤生和共叔段 。由于寤生是难产而生,共叔段是顺产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而喜欢共叔段,由此埋下郑国内乱的祸因 。
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于是屡次向郑武公请求,但郑武公不肯答应 。同年,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 。
郑武公死后,安葬在今河南荥阳北部敖山的飞凤顶 。飞凤顶,因武公陵墓于此,又称为武公岭,敖山也随之称为广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