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

话说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突然心血来潮,回访了突厥,也就是这一回访,弄出了大是非 。
【杨广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因为就在这次回访中,杨广见到了突厥的热情,同时还看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高丽使者 。这无疑向正处于极度自我崇拜中的杨广泼了一盆冷水,高丽使者此时应该出现在隋朝才对,怎么到突厥来了,难道他们之间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眼看杨广很郁闷,外交大使裴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向杨广提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恐吓 。原因很简单,先前隋文帝杨坚就是靠一封恐吓信使得高阳对隋朝臣服 。杨广很快就认可了这个方案,毕竟他认为高丽是吓大的民族,先皇杨坚能成功,他同样能成功 。
于是,恐吓信马上就交到了高丽使臣手上,大致内容如下:“我希望你们的国王马上来朝见我 。他如果来,我会给他和启民可汗一样的待遇;他如果不来,我将和启民可汗一起带兵去灭了你们 。”
接到恐吓信的高元跟他父亲高阳一样,吓得脸色惨白,怔了良久,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臣服 。为什么不臣服,倒不是高元骨头硬,宁死不低头,而是因为怕 。他既怕隋朝派兵来攻打他,更怕去隋朝遭遇的是一场“鸿门宴”,这一去就再也不能复返 。与其直接去送死,不如在高丽歹活一天是一天,打定这样的主意后,高元面对杨广赤裸裸的恐吓自然释然了,你爱咋的就咋的,要我去隋朝朝见,对不起,我做不到 。
眼看自己赤裸裸的恐吓信如泥牛入海,杨广感到很震惊,于是,他专门召开了一次政治会议,讨论如何对付“东邪”高丽 。
会议一开始,杨广就抛出了“带兵征讨高丽”的论点 。结果遭到众多大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当年杨坚最为器重的“双子星座”中的高颎第一个站出来,理由是:高丽路途遥远,这样劳师远征并非明智之举,即使成功也会损耗大量人力物力,更何况高丽早有准备,输赢还是个未知数呢?
高颎一来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二来分析一针见血,因此,很快得到了众多大臣的一致支持,甚至连“病危”中的兵部尚书段文振也让人把自己从病榻抬到大殿上去支持高颎,他在“附议”高颎想法的同时,特别在远征高丽前加上了“不值得”三个字 。
杨广一看反对派人多势众,没辙了,只好暂缓对高丽动武 。请大家注意暂缓这两个字,因为杨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高丽动武的想法,相反,他的想法一旦形成,就如仇恨的种子埋在心里,早已生根发芽,只等拔节的时候了 。
随后,杨广进行了漫长的准备期 。四年后,也就是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杨广下诏讨伐高丽 。他自己亲自到涿郡坐镇,命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向涿郡集合 。第二年正月,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兵们怀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共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等待他们的将是生与死的考验 。
百万雄兵征集到了,可也苦了那些后勤工了 。他们得筹集许多粮草以便供给前线之需 。那些修新都修运河修万里长城侥幸存活下来的民工,又有事可做了 。他们原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靠国家的补贴和福利安享晚年了,然而,出征高丽的集结号让他们的美丽梦想破灭,他们在没有拿到一分钱工钱的情况下又要转行到运粮的特殊任务中去 。
从表面上来看,运粮相对于修城墙修运河应该要轻松许多,然而,此次出征的是远隔千层山万层水的高丽,而当时运粮食必须采用手推的最原始方法,试想想,这样的运粮工程能轻松吗?结果六十万“推车夫”以两个人为一个单元,推上三石粮草,然后呼啦啦地上路,经过一路的艰险困阻,到达涿郡时 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粮在人亡,二是人在粮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