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常胜将军,为何秦王经常撤换他,改用屡战屡败的王龁!

起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将军 , 而王龁在率领秦国军队打仗的时候 , 却经常打败仗 。可是 , 秦昭襄王在派秦军打仗的时候 , 却总是派王龁 。常常是王龁打不赢了 , 才换上白起 。秦昭襄王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安排呢?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安排白起带兵呢?
说王龁经常打败仗 , 其实并没有冤枉他 。
公元前262年 , 当时白起率军攻下韩国的野王(一个地名 , 也可以叫做“野”) , 把韩国拦腰切成两段 。韩国主体是一段 , 上党郡是一段 。这时候 , 秦昭襄王立刻把白起叫回来 , 让王龁带兵前往夺取上党 。但是 , 王龁搞砸了 , 致使上党郡的太守冯亭投降了赵国 , 引发了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
长平之战的早期 , 王龁与廉颇对峙 。虽然王龁打下了赵国的两座城堡 , 但是在廉颇的坚决防守下 , 王龁也难再进一步 。而且这样持续不断地相持下去 , 最终肯定是对秦军不利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 秦国一方面使反间计让赵国把廉颇调回 , 另一方面用白起取代王龁 , 最终才实现了长平之战的全面胜利 。
长平之战一年后 , 秦昭襄王又撤回白起 , 改成另一员大将王凌进攻赵国的邯郸 。结果王凌打不赢 。秦昭襄王改成由王龁率军 。可是王龁依然打不赢 。这时候 , 秦昭襄王又才准备改为白起 。不过最终由于白起发牢骚 , 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 。没有了白起 , 王龁最后在邯郸城外被赵国及魏楚联军打败 。
此后 , 公元前256年 , 王龁又被赵国军队击败 。
归纳起来 , 王龁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 , 可是 , 他却一如既往地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 。后来 , 秦昭襄王去世后 , 其儿子秦庄襄王继位 , 依然很信任王龁 , 派他统兵 。秦庄襄王去世的时候 , 还让王龁与吕不韦、李斯等人一起担任辅政大臣 , 共同辅佐年幼的秦王嬴政 。直到秦王嬴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的时候 , 王龁安然去世 。
那么 , 屡战屡败的王龁 , 为何会得到三代秦王的高度信任呢?比较一下白起 ,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原因 。
一、安排王龁带兵 , 因为秦王忌惮白起功高 。
白起固然百战百胜 , 但是 , 如果军队一直掌握在白起的手里 , 秦昭襄王却又是非常担心的 。万一白起想拥兵自立 , 试问秦国还有谁是白起的对手呢?一个人也没有 。因此 , 每次白起打了胜仗后 , 秦昭襄王总会把兵权从他手中夺过来 , 安排他休息一会儿 , 让秦军和白起分离 。
当秦昭襄王安排白起休息的时候 , 他总要安排人出来继续带领秦军 。这时候 , 他一般都会安排王龁 。王龁虽然不怎么样 , 但是 , 除了他外 , 那时候秦国实在也没有比他更好的人 。比如 , 当秦国进攻邯郸的时候 , 秦昭襄王安排王凌领军 , 结果王凌更差 , 秦昭襄王不得不又换上王龁 。
二、安排王龁带兵 , 因为王龁一直谦虚谨慎 。
王龁打仗能力一般 , 因此 , 他自身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 。
【白起是常胜将军,为何秦王经常撤换他,改用屡战屡败的王龁!】除此外 , 王龁的性格也比较好 , 比较虚心 , 不管安排他在军队里担任什么职位 , 他都没有意见 。比如长平之战前 , 他其实已经拿下了赵国的两座城堡 。虽然无法再向前迈进一步 , 但其实也是立下了功劳的 。而且 , 赵国当时已经换上了赵括 , 对于王龁来说 , 正是一个好机会 。他拿不下廉颇 , 未必拿不下赵括 。但这时候 , 秦昭襄王却又把他撤换了 , 换上白起担任主帅 , 他担任副帅 。如此安排 , 他却一点意见也没有 , 完全听从白起的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