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萨都剌为什么被称为雁门才子?

萨都剌是谁?从名字来看,萨都剌是少数民族人 。了解萨都剌简介之后,便可得知萨都剌是谁了 。在记载元代诗人的书籍资料中,都有提及萨都剌的诗歌作品以及萨都剌是谁 。萨都剌生于公元1272年,卒于公元1355年,享年83岁 。萨都剌的祖先是西域人,西域落败后,萨都剌的父母迁至山西代县定居生活 。
萨都剌早年家境贫困,但是萨都剌聪慧灵敏,文学资质异于常人 。公元1327年,萨都剌考取了进士,次年七月,担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一职 。公元1331年,萨都剌被调往江南一带,担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一职 。任职期间,萨都剌前往过吴楚、荆楚、幽燕、上都等地,并且结交了张雨、马九皋等知名学者 。纵观萨都剌仕途生涯,他曾先后担任过江南行台侍御史、淮西北道等多职 。晚年间,萨都剌在杭州一带居住 。
萨都剌精通书法,擅长绘画,因才气很高,所以世人称他为雁门才子 。萨都剌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诗歌的内容大多以归隐生活、游山玩水、酬谢答礼为主 。虽然萨都剌诗歌作品的思想价值不是很高,但是他的诗歌作品颇有意境之美 。这也是元人喜爱朗读萨都剌作品的一大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萨都剌有非常高的绘画天分,《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作是萨都剌的代表作品,如今这两幅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 。
关于萨都剌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颇有争议 。一说,萨都剌民族是蒙古族,一说萨都剌是回族人 。记载萨都剌生平经历的史料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萨都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只知道,萨都剌的祖先是西域人,祖先思兰不花和祖父阿鲁赤世以膂力起家,累有功勋 。世祖和英祖让萨都剌祖父担任仗节钺一职,并让他们镇守在镇云 。
后来,萨都剌的父母就来到山西代县定居,由此萨都剌就是山西代县人 。有人说,萨都剌不是回族人,而是蒙古族人 。萨都剌的诗歌作品大多描写了大漠一望无际的美丽风光,正是因为萨都剌对边塞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所以萨都剌才能写出壮美无比的大漠景观 。众所周知,大漠和草原是蒙古族生活休憩的场所 。那么,从萨都剌诗歌中描绘的风光特色,便能猜出萨都剌是蒙古族人 。事实上,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
研究萨都剌诗歌作品和诗歌艺术特色的学者不在少数,但研究萨都剌民族问题的学者却鲜有提及 。记载萨都剌简介以及生平经历的书籍资料中,都没有提及萨都剌哪个民族的,所以关于萨都剌民族问题,我们也无从得知 。无论是萨都剌的边塞诗,还是萨都剌的山水诗歌作品,大多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大江南北的不同景观 。从萨都剌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萨都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
萨都剌诗歌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萨都剌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将近八百多首的诗词作品 。有的是描写山水风光的,有的是刻画宫人们宫廷生活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怀古伤今诗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萨都剌诗歌作品都丰富了元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学史 。所以,萨都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
萨都剌作品
《送管元帅南征》、《送刘照磨之桂林》、《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等都是萨都剌诗歌代表作品 。萨都剌诗歌作品不但揭露了元代社会的腐朽黑暗面,而且还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阶级矛盾 。在《黄河月夜》、《织女图》等诗歌中,萨都剌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通过强烈的对比,萨都剌用辛辣的语言直指最高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 。在诗歌技巧上,萨都剌不仅继承了唐朝、宋代的诗歌艺术手法,而且也提出了新的艺术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