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国一开始是谁的封地?是周武王弟弟的封地吗( 二 )


这一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的传说,显然不足为信 。在老乡的带领下,采访人员观看了“饮马池”、“扳倒井”等当年王莽追刘秀的故事遗存 。
“王莽追刘秀”是个异常经典的故事,经典得整个北中国地区都流传着类似“王莽追啊追,刘秀逃啊逃,神仙鬼怪来帮忙”的故事 。当然这些故事基本都经不起推敲,不过刘秀和南顿的故事有些倒是有史可查的 。刘秀的父亲刘钦当年做过南顿县令,并在此迎娶了刘秀的母亲樊娴都 。
或许因为幼年在南顿生活过的缘故,刘秀称帝后,曾于公元43年来到南顿,下令免除南顿县两年田赋 。南顿的老百姓非常高兴,就修建了一座光武庙,以示纪念 。虽然现在的光武庙是今人所建,但足以反映出南顿百姓对光武帝刘秀的偏爱 。
出项城市区往西南不过十余里,老远就能望见一道土夯城墙,这就是南顿故城遗址 。根据《太平寰宇记》的描述:“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筑 。
故城管理所所长朱丽华女士告诉采访人员,黄土夯就的城垣经过两千多年的洪水冲刷、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仅保留下北城垣一段,高7米左右,长200多米,最宽的地方不过10米 。
据考古发掘,城垣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层属商代时期;中层有清晰的夯土层,属于东西周时期;上层含大量秦汉时期的粗绳纹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材料,夯层十分明显 。朱丽华说,正因为此,南顿故城备受关注,1986年就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北朝时首次命名项城县
三国时期,项地一带为项县,不过由于在曹魏统辖范围内,项县隶属于陈国 。
西晋实行的也是郡国制,项县名称没有改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
南北朝时,战争频繁,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颍、淮流域归属经常变化,项县隶属州郡也随着不断更迭,县的名称也是这样 。
在南朝刘宋时期,项县被改称为项城县——这是项城一名首度出现,当时的项城县隶属于豫州陈郡 。
北朝时期,项城县又改回了项县 。
隋朝统一后,确定为项城县 。后来又复设南顿县 。
到了唐代,公元623年,南顿县被撤销,并入项城县 。公元627年,将附近的颍东县并入项城县 。公元695年,项城县西部一带划入光武县(后改名为南顿县) 。
五代时期,项城县隶属陈州 。北宋和金代时期,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 。
到了元代,公元1336年,项城县被废,但不久重新复设,隶属于陈州 。
明代时期,公元1368年,南顿县被撤销,并入项城县,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建国号大顺,下令将项城县改为项州 。
李自成远在北京,对项城念念不忘,大概和当年的项城之战有关 。众所周知,李自成大军崛起的转折点就在河南 。公元1641年9月,李自成大军与陕西总督傅宗龙在项城一带展开决战,经过苦战,李自成大获全胜 。随后,李自成大军频频告捷,项城、襄城、朱仙镇、郏县、汝宁五次战役的胜利,不仅击败了傅宗龙、汪乔年、杨文岳孙传庭等明军主力,而且控制了河南全省,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一跃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这大概就是李自成将项城由县升格为州的原因所在吧 。
不过到了清代,项城又改回了县的本名,依旧隶属河南省陈州府 。
说文解字
“项”字,形声字,从页工声 。该字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早期字形或左页右工,后世固定为左工右页 。古文字中的“页”,本像一突出头首之人形,所以汉字中大凡从页者都与头首有关 。只是由于古今音变,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出“工”是用来表音的偏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