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虞国的起源是什么?鲜虞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鲜虞国的起源是什么?鲜虞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由于长期对鲜虞的族源关系认识不清,所以,将鲜虞与白狄、中山国绑在一起,成为中山国历史研究最大的麻烦 。首先将鲜虞分离出去,再来认识中山国的源流关系 。
“鲜虞”一名最早出现于《国语·郑语》 。《国语·郑语》幽王八年(前774年)云:“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则皆蛮、夷、戎、狄之人也” 。此处的“狄”当指白狄,而“鲜虞”明显以一个单独族群并列其中,由此看来,“鲜虞”并不是“狄” 。《左传·昭公十二年》杜注:“鲜虞,白狄别种 。”也认为“鲜虞”不是“白狄”,归入“别种” 。那么,“鲜虞”究竟何人?
约在公元前2700年以前,山西的舜帝推翻了尧帝的陶唐朝,建立虞朝,当时可能称“夏虞” 。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大禹推翻了“夏虞”,建立了“夏后”朝 。在社会动荡变革中,以有虞氏为主体的夏虞朝的遗民向外迁徙 。河南的虞城、浙江的上虞大概是这次向东迁徙的印迹 。向北迁徙的走的过远的,目前还未找到踪迹,而大部分停留在农耕与游牧结合部发展 。在河东的称“鲜虞”,在河西的称“猃狁” 。“鲜虞”和“猃狁”实际就是“夏虞”的记音 。“猃狁”在陕西北部、泾水一带活动,西周中后期,发展最盛,曾发展到甘青一带,秦人在西汉水的老巢就是被他们给端掉了,才有了非子这一支的发展 。后来集结于泾水中游一带,形成国家,这就是“义渠” 。“义渠”是“有虞”的记音 。义渠处于农耕与游牧的交界地带,抵挡了北部游牧族群的向南深入,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屏障作用,也是为秦最后统一中华农耕区具有重大贡献的 。
“鲜虞”这一支从晋南北迁,大致生活在太行山中北部西侧一带 。《山海经·北山经》云:“石山,鲜虞之水出焉,而南注于虖沱” 。据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考证,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即是鲜虞之水 。说明他们在这一带生活很久 。历经夏后、夏、商、西周,他们已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族群 。从太行山北端及中部的陉井向东部扩散 。到春秋时期,已遍布今保定、石家庄一带了 。
“鲜虞”是夏虞朝遗民,主体应是山西舜帝之后裔,不属于姬姓部落 。所有将鲜虞归入姬姓,并没有多少根据 。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以肥子绵皋归(《左传·昭公十二年》)” 。而山西舜帝时,在陕西户县建有扈氏,商祖上甲微曾报杀父之仇,杀了有扈氏的首领绵臣 。两者都是“绵”字系列,疑其与有扈氏同为山西舜帝一支后裔 。
河北新市(今河北正定市东北四十五公里的新城浦)古时有鲜虞城,更是增添了另一层混乱 。《汉书· 地理志》注引应劭云:“新市,本鲜于子国,今鲜虞亭是也 。” 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新市条:“有鲜虞亭,故国,子姓” 。《路史》载:“鲜虞:续志云:子姓国,鲜虞子,中山新市也 。有鲜虞故城,白狄别居,种最大,晋伐之 。(昭十五定四哀六 。)今定之新乐 。(《通典》)汉卢奴故鲜虞县,后周鲜虞郡,唐镇州 。(应氏地理记:左人城西北四十左人亭鲜虞故邑 。左人即今定之唐县)” 。从此又引出鲜虞子姓一说 。1977年天津武清出土的东汉《鲜于璜碑》亦说鲜虞璜为殷“箕子之苗裔” 。更证实了子姓一说 。不仅为子姓,而且为箕子的后裔 。《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李贤注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称“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食采于朝鲜,因氏焉” 。后来注家或认为“朝鲜”为“鲜于”的误文,或认为是武王封箕子朝鲜,其子食采于,因合称鲜于 。关于“箕子封朝鲜”的记载,目前所见始于《逸周书》 。云:“王曰:‘咨尔商王父师 。……朕殚厥邦土,靡所私 。乃朝鲜于周,底于遐狄,其以属父师 。”显然,封箕子于朝鲜的目的是阻止狄人对中原的侵扰 。而正定一带正是狄人入侵的必经之地,所以,封箕子于正定的鲜虞城一带是可能的 。今之“朝鲜”似乎过远,并不在西周的疆域范围,也起不到防狄的目的 。《山海经》所说的“朝鲜”在潼关风陵渡以西,并非边地 。因此,“朝鲜”为“鲜虞”之误文是有可能的 。箕子被封之正定一带顺则防狄,叛则可卫燕南北夹击,实为双“防”之举 。如果正定的新市一带确为周初箕子封地,那么,在箕子受封之前,这一带应是鲜虞人的地盘,筑有鲜虞城 。而箕子受封以后,占据了“鲜虞城”,箕子后裔便以“鲜虞城”的地名为姓,实为子姓后裔 。而舜帝后裔的“鲜虞”并不姓“鲜虞”,所以,从自周初始,以“鲜虞”为姓的并非鲜虞族群,实为“子”姓殷之后裔 。而鲜虞族或鲜虞国与“鲜虞”姓无关,也与“子”姓无关 。以上史料记载,还能说明另一问题,至少到商朝末期,鲜虞这一族群已扩散到正定一带,可能组成了方国 。后因箕子被封于此,或挤走他乡或融于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