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张之洞这个名字,他曾担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军机大臣等职务,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然而,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张之洞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身份:
一、他是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湘军名宿,与曾国藩齐名)唯一的入室弟子,另外他还有两位老师——丁诵先、韩超也不得了,一个后来担任翰林院侍读,另一个则官至贵州巡抚;
二、他的族兄张之万是1847丁未科的状元(同年中进士的还有李鸿章、沈葆桢等人,他们属于同年所以关系很好,相当于现在的同学关系) 。
这么一说,坐拥如此之好的政治资源,很多人认为张之洞不想要出人头地都很难 。话虽这么说,可张之洞的仕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
先来看看他的科举之路:
1837年,张之洞出生,五岁就进入私塾,因为才思敏捷,所以从小便有“神童”之誉 。
1850年,14岁的张之洞参加南皮县试,获得第一名秀才(相当于南皮县高考状元);
1852年,16岁的张之洞参加顺天府乡试,获得第一名举人(又称解元,相当于北京地区高考状元);
1853年,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会试;
1856年,父亲去世,在家丁忧,不得不放弃会试;
1859年,因为张之万担任同考官,不得不避嫌放弃会试;
1860年恩科加试,张之万又担任同考官,又只能放弃;
连续四次不得不放弃会试的经历让张之洞非常沮丧,常常感叹造化弄人,甚至还一度找到族兄张之万抱怨:下次能不能不要再担任会试考官了,毕竟自己身为解元,却已经整整九年都没参加过会试了 。
好不容易熬到1862年,26岁的张之洞才第一次参加会试,结果却因为各种原因名落孙山,还好次年再次参加会试才终于考中了第141名 。殿试结束后,张之洞的答卷本来被考官们列为第二甲,但阅卷时慈禧太后看到张之洞这个名字后感觉好像有点印象,因为张之万是曾经的状元,而张之洞15岁时就曾高中解元,于是当场就将其定为第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探花 。
按照正常的思维,会试和殿试是等额考试,一般只是少数人的名次会发生较小的变化,而张之洞能够从第141名昂首挺进前三,完全是拜慈禧太后的恩赐而幸运得来的,所以张之洞对慈禧的这份知遇之恩感激涕零,终身都对慈禧太后极为忠诚 。
从1864年高中探花开始,张之洞在北京当了十多年颇有政绩的京官以后,直到1881年才出任山西巡抚,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封疆大吏生涯,此时他年仅45岁 。四年后他因为对法主战被擢升为两广总督,并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 。在随后的若干年里,他不但创办了好几所高等院校(比如说今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还创办了许多近代军工重工业企业(比如说当时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终成晚期一代名臣 。
前面说到,张之洞一生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1900年,慈禧太后因为诸多原因(包括义和团运动等)宣布对英、法等十一国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军侵华,同时命令南方各督抚率兵前来护驾,但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人却联合起来对外宣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东南互保”——不但拒绝执行慈禧太后的救驾命令,还称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 。不久,清廷和八国联军和谈成功,结果张之洞等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力保疆土”而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奖 。
1909年,73岁的张之洞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这或许算得上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吧 。不久,这位晚清四朝老臣与世长辞,谥“文襄”,赠太保,入祀贤良祠 。
- 成语河海不择细流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皇天不负有心人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一个政策让英雄都成刀下魂
- 天王洪秀全的恐怖结局:尸体竟被曾国藩剁成肉酱
- 原本像岳飞一样成忠烈却在皇太极女人面前投降
- 他是鲜卑第一美男子复国路可拍成一部电视剧
- 揭秘: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属于正统朝代吗?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 猪大肠能吃吗 猪大肠有什么营养成分
- 酱油有什么营养成分 一天人吃多少酱油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