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及影响是什么样的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三 )


(2)“希拉姆”战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 。10月中旬,卡伍吉军队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阿贝德地域内的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 。于是,以色列军队实施了“希拉姆战役”,企图把卡伍吉的军队全部消灭或完全赶出巴勒斯坦 。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 。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 。30日,以军攻占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 。以军在“希拉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
(3)“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虽被击退,但以南的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 。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12月7日,对以军阵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 。12月22日,以军出动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即“霍雷夫”战役 。
战役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进行 。由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 。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 。戈兰尼旅在宽大的正面是沿海岸公路挺进,22日夺取了加沙南侧8公里制高点 。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 。进攻的路线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杀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 。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 。埃军没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 。因为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使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27日占领了奥贾 。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队,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 。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 。
战争结果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 。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 。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 。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 。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 。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
战争影响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