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三国戏中的刘备是一位"大仁大德"的主子,然而也是一具无才无智的木偶,以致民间有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来的 。甚至连哭他也不会,比如对付鲁肃索荆州的哭,还是诸葛亮导演的 。这就令人费解了:在群雄逐鹿、英才择主而事的时代,他若真是这么个孱头,凭什么吸引人?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要抛弃公孙瓒而投奔他?满腹经纶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许他以驱驰?凭他的"仁德"?多少经学家的"仁义道德"比他更纯粹 。凭他是"刘皇叔"?刘姓宗室遍天下,他是破落户,刘表、刘璋早已是一方诸侯,有根有基 。这个答案在《三国志》中 。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平庸之辈 。诸葛亮不全是因为要报知遇之恩才为之鞠躬尽瘁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即推诚相待),厚相结纳 。"刘备在某些方面比如说驾驭、拔用人才上确有高明之处 。
据《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欲用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阻道:"黄忠的名望,向来比不上关羽、马超,现在让他们平起平坐,马超、张飞在跟前,亲眼见到他功劳,还可以解释清楚,而关羽在远方听到这个消息,只怕必定不高兴 。这样任命黄忠不太妥当吧?"刘备说:"这个,我自然要加以排解 。"于是黄忠便与关羽等人齐位了 。创业之际,晋升一位高级将领举足轻重,影响全局,诸葛亮顾虑重重,刘备却大胆行事,成竹在胸 。"信赏必罚"、选贤授能是历代明主良将治国治军的准则,诸葛亮何尝不知道?他也承认黄忠勇冠三军,平益州、大败夏侯渊立了大功,理应升赏,但他屈服于关羽的"刚而自矜",怕将领之间摆不平而失和,不敢坚持用人原则 。刘备不论名望论实绩,不怕矛盾怕失人,而且有办法消除不利后果,可见他的胆识才智确有高明之处 。这也许就是他这个织席贩履出身的人之所以能聚集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
试想,当初刘备若因关羽、张飞不悦,而不敢大胆任用诸葛亮,刘备集团能转败为胜开辟根据地吗?夺取益州后,刘备若疑虑重重,不敢任用董和、黄权、李严等刘璋的旧部,不敢任用吴壹、费观等刘璋的姻亲,不肯任用刘巴等旧仇人,使他们"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怎么能出现"有志之士,无不竞功"的新局面?
【三国历史上刘备凭什么当大哥大?刘备有什么能为】而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谨小慎微,太注重搞平衡,不敢大胆起用豪俊人士,给蜀汉事业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他明知关羽骄矜,不是抑其狂悖,而是满足他的虚荣心 。当马超来降时,诸葛亮也曾迎合关羽的心理,夸他绝伦逸群胜过马超,"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助长了他的狂傲,以致后来辱骂东吴求婚使者,轻蔑部将,种下了失荆州的祸根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国相,破格选拔的文臣武将很少,落得"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没有大批英才,蜀汉怎么能不走向没落呢?若拿西汉人物作比,刘备知人善任的魄力似刘邦,诸葛亮则以治理内政见长似萧何 。陈寿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
- 历史上竟存在着这么一个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 三国美女杜夫人:前夫和儿子都是草包曹操,吕布和关羽等人竞相追求
- 白马将军公孙瓒:三国历史上早期最强的诸侯
- 不要脸的刘备为何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 落难不避恪守婚约:唐朝历史上裴宽先人的厚德
- 一代才子唐伯虎:明朝历史上命运多舛的文学畸人
- 三国密史:曹操与儿媳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 刘备有几个儿子?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刘阿斗?
- 历史上真的有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是怎样的?
- 历史上杰出的女英雄:唐高祖之女平阳公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