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简介革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
起源背景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 。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但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 。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
兴起原因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但是,为何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了英国而非欧洲大陆国家或是亚洲国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内容如下:
1.政治前提:英国较早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本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战乱 。
2.农业进步:英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具体表现为: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 。通过圈地运动,地主获得了大量成块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向城镇转移,或是为资本主义农业服务,进而扩大了国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农奴制度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基本绝迹,英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受到封建残余的阻碍相比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和地区(西班牙、德意志)更小 。英国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人可以通过较低的消费获取较多的生活资料 。
3.较高的工资水平:首先,受到14世纪的瘟疫、饥荒的影响,英国的人口在中世纪后期跌至了低谷 。在直到18世纪中叶的300多年时间里,英国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 。同时,英国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也进一步限制了手工工人的数量,在新的政治制度建立之前,即使是圈地运动的出现,也并不能改变英国工业劳动力成本高这一现实 。英国劳动力成本高决定了英国工人的工资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为大规模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研发先进的生产工具势在必行 。由于前文所述,受到农业革命的影响,劳动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生活成本,进而过上更加体面舒适的生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技术研发当中 。
4.工厂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由于英国较早地废除了行会制度,城镇手工业的发展不受地方行会势力的限制,具有更加自由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