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官员们都有着怎样的住房福利和待遇?

别看现在我国人民买房难,在古代,住房也是最让国家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适合居住的土地面积少,所以住房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困难问题 。
古代官员对于住房更是有着高标准,政府也制定和更改过很多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很多中低收入者仍然买不起房,而官员的住房,更是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的问题,那么古代是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的呢?
网络配图
官员的住房名叫“官舍” 。为了办公方便,官舍与官衙常常连在一起 。白天在官衙办公,晚上回官舍住宿,年复一年,天天如此,理当如此在官员们看来,自己是“朝廷命官”,国家理当解决官员住房 。秦王朝建立之后,忙着清理战争遗迹,解决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重大问题,来不及考虑管员住房问题,秦王朝就垮台了 。
刘邦建立汉王室之后,官员住房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向全国发布了《同安辑令》 。其中规定:凡是列侯这一级官员,都发给官印绶带,赐给宽大的住宅;俸禄两千石的武官,可以迁居首都长安,赐给差一点的住宅 。这是给予开国功臣的住房待遇,同时也给一般官员解决住房 。
《汉书.何并传》载:“(何并)性清廉,妻子不舍官舍 。”是说何并为官清廉,不让老婆孩子到他的官舍 。不用说何并是有公房的 。《汉书》卷九十三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侍中董贤为了变现自己,节假日也不回家,汉哀帝大受感动,“若吏妻子居官寺舍”,把其妻搬进董贤在宫中的住所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西汉至少在中后期,管员有了居住的公房,而且家属也可以进来住上几天 。
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员越来越多,官舍建设速度跟不上管员数量的增长,于是出现官多房子少的问题 。《后汉书》卷二七载:太中大夫张湛“称疾不朝,居中东门候舍 。”太中大夫食禄千石,常伴皇帝左右,像皇帝身边的这种人,还要等候房子,可见官舍到了何等紧张的地步 。
网络配图
另从《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记看,汉晋时全国管员总数约为7000人,隋朝后扩大到12576人,唐朝膨胀至18805人,其中在首都当官的就有2620人 。怪不得顾况对白居易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其实,当时的长安不仅米贵,住房也是很紧张 。可以相见,两千多名居住在长安的管员,大都有了老婆孩子,还有奴仆杂役等等,需要解决多少房子?
【解密:古代官员们都有着怎样的住房福利和待遇?】官舍如此紧张,是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大唐政府从改变衙舍建筑的格局入手,将办公的地方和居住之处分为两处,衙门原地不动,管员住宅建在外城 。从史料记载来看,先后共建起108“坊” 。这样,管员家属不能再住公房 。
不过,在办公区域仍然有管员单身宿舍,主要为管员值班之用,也适当照顾单身的年轻管员 。同事,朝廷对那些德高望重,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大臣,在住房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允许他们住在官舍,如果管员调动或者或者退休,还要办好住房交接手续 。比如,唐玄宗批准宰相李日知退秀,这位老臣“及还饰袋,将出居别业”,很快找了别的房子,很痛快的就退出了公房 。
住房改革以后,那些拖儿带女的官员,如果在长安城里没有老家,就要自己建房,那些经济紧张的人就只好买“二手房”了,官员们从此有了自己的私房,既解决了管员住房紧张的问题,又大大减少了国家对官舍建设的开支,取得了官舍改革的成功,因而被后来的朝代效仿,不再为官舍的紧张而头疼了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