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录取人数和录取比例是多少?到底有多难考

“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 , 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 , 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 , 二甲183人 , 三甲174人 。如此看来 , 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 “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 。
清代每科考毕 , 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 , 分为三甲 。头甲三人 , 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 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 , 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同”字 , 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 。“同进士”着实令人尴尬:好似饥肠辘辘之时 , 旁人端上好饭好菜 , 却赫然发现盘中粘着一只青头苍蝇 , 为肚肠计 , 不能不伸筷子;一伸筷子 , 又恶心得难受 。因此 , 稍稍自尊自爱之徒 , 都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一种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 。现代很多人经常会提起来明进士太祖曾经一度废除科举制 。清朝大概是历史上进士生活最困难的时期 。但是就整体而言 , 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 , 但事实上做了相当大的改变 , 尤其是大量的满洲贵族是世袭的 , 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 , 这不管是在宋朝还是明朝 , 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 可以说从科举制度上是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最腐朽落后和不合理的时代 。
宋制进士分五甲 , 元制为三甲 , 明清从元制 。一甲第一名状元 , 赐进士及第授从六品 , 第二名榜眼 , 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 , 第三名探花 , 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 。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正七品 。三甲八十名(后增到百三十名) , 赐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 。
进士录取
进士人数及录取比例
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包括京师顺天府)的考试 。明洪武十五年(1384年)规定了“三年大比”制度 , 每三年 , 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 , 以便承袭下来 , 并逐步予以完善 , 直至清末 。
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 , 是为正科 。若遇庆典 , 有时加科 , 是为恩科 。乡试在秋天举行 , 故又称秋试或秋闱 。顺天府的乡试在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 , 凡顺天、直隶(今河北省)、关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与贡生 , 经过由学政主持的科考以及举行的“录遗试”、“大收试”合格者 , 与儒子未试者、官之未入流者经有司举荐 , 均可参加乡试 。主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经过考选而由政府特派 。此外还有监临官、提调官、监视官、收掌官同考官等 。同考官中文优学长的 , 派充内帘 , 负责分房阅卷;文字较差的 , 派充外帘 , 司受卷、对读、誊录、弥封等职 。
考试分三场举行 , 三日一场 。八月初九为第一场 , 试以《论语》文一、《大学》或《中庸》文一、《孟子》文一以及五言八韵诗一;十二日为第二场 , 试以《易》、《书》、《诗》、《礼记》、《春秋》五经文各一;十五日为第三场 , 试以策问五道 。三场都是先一日入场 。应试者的试卷用墨笔书写 , 称“墨卷” 。作成后 , 呈交受卷官 , 随即弥封编号 , 然后交给誊录所用朱笔抄录 , 称作“朱卷” , 校对无误后方送同考官阅看 。“朱卷”经各号房同考官阅后 , 选其佳卷 , 随时向正副主考官呈荐 。主考官决定取中之卷 , 再对号启封 , 各书姓名于朱、墨卷上 , 然后依照应录取名额及前后名次序 , 正式发榜 , 取中者即为本科中式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