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确立一制度皇帝的夜生活从此身不由己

明清两代的皇帝虽然高高在上 , 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 但个人私生活 , 尤其是性生活却受制于一套制度的约束 。在这套制度里 , 皇帝的性生活全部交于内务府下一个喊作敬事房的机构进行管理 。不同于内务府其他机构对皇帝的日常生活进行安排 , 敬事房的独特职能 , 诸如安排皇帝的房事、给皇帝的性生活计时、记录每位妃子孕期等等 , 无一不说明其所触碰的是皇帝最敏感 , 也最避讳的个人隐私 。
作为一个机构 , 敬事房里面的办事人员由敬事房太监组成 。敬事房太监在后宫太监群体中是有一个特殊的存在 , 他们平时很少看到龙颜 , 但时常听到龙吟 , 连妃子们都要巴结 。
网络配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 , 这是开头我们提到制度本身决定的 。敬事房太监通常的做法是:
首先 , 在伺候皇帝吃晚饭时 , 敬事房太监会把十几张或几十张摆放整齐的“膳牌”放于大银盘中 , 连同晚餐一起端到皇帝面前 。这是所说的“膳牌” , 也叫绿头牌 , 即末端染绿的名牌 , 通常受皇帝宠爱的妃子都有一张这样的名牌 。逮到皇帝用餐完毕 , 如果皇帝有意临幸某位妃子 , 则会把这个妃子的名牌翻过来放回银盘 。
其次 , 这个太监收回银盘退下后 , 通常要做两件事 。一方面 , 通知选中的妃子兰汤沐浴 , 并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 , 把已经翻转的膳牌交给“驮妃太监” 。这些“驮妃太监”通常三人一组 , 一个负责引路 , 另外两个负责将赤裸的妃子用毛衣裹住 , 并运送(或背或抬)到皇帝的寝宫 。
再次 , 这些太监的任务并没有结束 , 他们还在在寝宫外工作 , 主管太监负责聆听 , 驮妃太监则负责计时 。不同于普通人的欢娱 , 皇帝的行房是有时间限制的 。通常不超过半个小时 ,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 , 太监们就要高呼“时间到了” , 以便提醒皇帝 。如不奏效 , 则要再呼 , 如此再三 , 直至皇帝完事为止 。然后 , 这些太监将被临幸的妃子送回 。
网络配图
最后 , 妃子被送回后 , 敬事房太监要记录妃子被幸的年月日 , 作为受胎的记录 , 然后归档 。
在这套流程里 , 皇帝的隐私在太监眼中几乎一览无余 , 皇帝高高在上 , 后宫佳丽三千 , 宠幸谁、临幸谁似乎是个人的权力 , 为何被这个机构横加干预呢?
作为一项约束皇帝私生活的制度 , 他的设立主要体现了以下初衷:一是这样做可以提醒皇帝适度节制 , 防止纵欲过度 。二是通过这项制度对皇帝的性生活进行备案 , 可以查清妃子受孕的时间 , 从而判定产子是否确为龙种 , 确保皇室血统的纯正 。而只有血统纯正了 , 才能确保将来王位甚至是皇位继承人的合法性 。因此 , 从这个角度上说 , 这项制度与其说是对皇帝私生活的干预 , 不如说是对皇权的迭代传承的必要监督 。
网络配图
纵观制度本身 , 虽然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 但并不是说没有发挥的余地 , 比如膳牌放置、计时、记录、入档都有不少的手脚可做 。这也给太监们提供了寻租的空间 。妃子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 , 常常巴结太监们 , 给他们一些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