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介绍

公元105年,东汉和帝刘肇命令尚方令马均依照前人的方法试验制造一种能书写的薄片,即把树皮捣碎,加入胶水搅拌成浆状,然后涂抹在竹简或木板上晾干而成 。
 
可惜这项发明未被采纳,只是在马钧之子马余和孙子马忠父子手里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北宋庆历二年(1042),陕西省耀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出产的麻纸被列为“贡纸”,官府指定其他地方不准生产,以保证它的垄断性 。
【造纸术的介绍】 
南宋初年,四川地区开始生产一种抄纸,称为“黄麻纸”;同时,又出现了楮皮纸 。当时所谓的“蜀纸”主要包括这两种纸 。
 
后来,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安徽、河南、山东、甘肃等地相继仿效生产,统称为“南纸” 。南宋时期,南纸除供应本地需求外,还远销到临安(今杭州)、平江(今苏州)、润州(今镇江)等地 。
 
南宋末年,朝廷规定,凡运往京城临安的货物必须贴上标签,注明“京西、京东、淮南、浙西、江东、江西、湖南、湖北、广南东、广南西、福建、广西、京西、京东、京北、京南、川陕、夔路”等地名,否则不予放行 。
 
 

造纸术的介绍

文章插图
 
由于这种标签的普遍使用,南纸因此又称为“官纸” 。这种纸不仅价格昂贵,且容易破损,很难适应长途贩运的需要 。到了元代,造纸原料主要仍是桑皮、藤皮、楮皮、麦秸、稻草、鱼网等 。
 
纸张品种增多,有白纸、青纸、黄纸三种,而且不再局限于麻纸 。此外,还有仿麻纸、露香纸、火纸、毛边纸等几十个品种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时出现了楮皮纸 。
 
楮皮是楮树枝条剥去皮后所剩的白色内层部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拉力强度,便于加工,价廉物美,所以当时人们非常喜爱这种纸张 。楮皮纸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代纸张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