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梁红玉杀敌干了哪三件事?

究竟梁氏有多厉害,一看朝廷的封号就明白了 。韩世忠其他三位妻子,或被加封为“秦国夫人”,或被追授“蕲国夫人”,显然是跟丈夫吃现成的 。梁氏则截然不同,她用赫赫战功,换来朝廷隆重的封赠与慷慨的旌表 。不但其他三位夫人的政治待遇她都有,此外,又被额外封为“杨国夫人”,这等于是“两国夫人”,一身兼领双俸 。根据宋朝祖制,女性严禁干政,但朝廷依然为梁红玉开创了一个先例——赐功臣之妻爵禄,“功臣妻给俸,自杨国始 。”韩世忠这四位妻子,为什么梁氏格外拔尖儿呢?她独享“内中俸”,当然很体面;殊不知,这个女人所承受的惊涛骇浪,远远地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
【巾帼不让须眉:梁红玉杀敌干了哪三件事?】据说,有人向胡适先生索求墨宝,他总是写四个字送人:“功不唐捐 。”意思无非是鼓励人家勤恳用功 。天下没有白流的血汗,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句话,送给梁氏恰如其分 。《宋史·列传》有她的身影,其他资料也补充了一些“巾帼奇勋” 。梁氏总在朝廷最危急、战事最紧张的关头,飒爽英姿地站出来 。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总共提到她三件大事 。这些事儿,件件都滚在刀尖儿上,别说女人了,就是七尺男儿,恐怕都很难做到 。
第一件事,舍身平叛 。
建炎三年,也就是1129年三月,南宋朝廷“窝儿里斗”,御营统制苗傅、刘正彦等人,在临安发动叛乱,杀死了宦官康履和枢密使王渊等百十人,还明火执仗地逼迫赵构退位,并挟持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韩世忠会同张俊,起兵勤王,可是,他有点“投鼠忌器”——临安城里,还押着夫人梁氏和儿子 。人质在叛军手里,还能放开手脚打仗吗?
被苗傅软禁的梁氏,为了脱身,便谎称招降韩世忠 。临行前,她特意进宫,向隆祐太后交了实底 。随后,她“驰出都城……一日夜会王(韩世忠)于嘉禾 。”女人披头散发,气喘吁吁,一昼夜飞奔了几百里,她带来临安城里的重要情报,比如,赵构如何被挟持,苗傅、刘正彦有什么最新动向,隆祐太后的真实意图等等 。摸清了这些底细,等于叫韩世忠算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部署军队了 。平叛结束之后,朝廷论功行赏,韩世忠升任“检校少保、武宁、昭庆军节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梁氏也从此变成了双料“国夫人” 。
第二件事,鼓震金山 。
这段故事,非常有名 。京剧《抗金兵》和《宋史·列传》的记载没什么区别: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三月,韩世忠在京口对阵将金国名将——兀朮 。梁氏协调各路宋军,在金山江上“亲执桴鼓”,指挥作战 。八千精兵,将金兀术的十万军队,死死地围困在黄天荡里 。
为了打好这一仗,韩世忠和梁氏相约,妻子在中军楼船上指挥,丈夫带兵分割截杀金国军队 。在火光冲天、箭如飞蝗的战场上,梁氏泰然自若站在高处,俯瞰大江,她挽起袖子,抡开鼓槌,为韩世忠及其部下擂鼓助威 。隆隆的鼓声响彻长空,梁氏眉梢高挑,眼里闪耀着亢奋的光彩,她早把生死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熊熊火光,映红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女将,宋军弟兄们,甘愿为她拼死效命、冲锋陷阵……
黄天荡合围,宋军占了绝对上风!不可一世的金兀术,差点儿死在长江的芦苇丛里 。现代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历代战争,无论受害者,还是反抗者,都没有离开女性 。恐怕不会有人在意梁氏做没做过妓女,更没有人对她沦落风尘的岁月指手画脚了 。其实,爱国者从来不计较出身,只要你的作为,于国、于民、于时代大有裨益,中国人就舍得为浪子立祠,给妓女烧香 。黄天荡一仗,梁氏打出了供奉自己的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