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统帝退位时,清朝最后的精锐禁卫军为什么会放弃抵抗?

禁卫军,是每一个朝代皇帝的亲军 。鲜为人知的是,在清朝末年大厦将倾之际,宣统皇帝也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现代化的禁军 。只不过,这支军队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在清帝被逼退位的过程中放弃抵抗,没有起到丝毫保卫皇帝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 。
清末,北洋军在袁世凯的带领下,成为了全国乃至东亚的劲旅,北洋六镇赫赫威名 。1908年,清廷为了保卫自身安全,仿照欧洲军事强国普鲁士制度建立了一支近代化军队,这就是禁卫军 。禁卫军共1.2万人,军官和骨干主要选拔于以满族为主的北洋新军第一镇,兵源来自于驻京的满族人、蒙古骑兵、良家子弟等 。禁卫军配备有当时亚洲最先进的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和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再加上专业的训练,战斗力非常强悍,组建完成后由监国摄政王载沣亲自统率,可以说是保卫清廷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禁卫军的统领是贝勒载涛,但实际领袖是清朝末年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宗室良弼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短短两个月内十五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不得不启用袁世凯镇压起义 。宗社党领袖,宗室良弼主张强硬镇压革命军,但是不久被革命党人炸死 。此时,禁卫军这一支虎狼之师,统帅贝勒载涛竟然是个无能胆小之辈 。他害怕自己被派上前线去镇压革命军,遂主动找到庆亲王奕劻去找袁世凯说情,欲辞去禁卫军首领一职,结果正中袁世凯下怀 。袁世凯手握北洋六镇,正威逼清廷宣统帝退位,但十分忌惮禁卫军 。没想到禁卫军首领竟然主动辞职,袁世凯安排自己的老下属冯国璋接任禁卫军首领 。
当时,禁卫军军官和士兵对于南北和谈,袁世凯逼皇帝退位一事是有很大情绪的 。出身旗人的士兵均道:“大清国是祖宗的江山,不是太后的嫁妆!太后无权送人 。这是乱命,决不服从!”禁卫军随时可能哗变 。袁世凯也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所以南北和谈迟迟不能达成 。后来,冯国璋亲自去劝说禁卫军,当众宣读了清室退位的优厚条件,以自身之名担保清朝宗室的人身安全 。并且亲自宣布,禁卫军待遇不变(禁卫军待遇在清末是超过北洋六镇的,全国最优),并且自己永远统领禁卫军 。听了这些后,禁卫军集体放弃了抵抗 。我们不禁要问,冯国璋是汉人,怎么会有如此威望,几句话就让旗人组成的禁卫军放弃了抵抗了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1896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冯国璋就是袁的主要助手之一,主管士兵训练和军官培养,也就是说北洋军中不少军官都是他的学生 。另外1906年,冯国璋兼任陆军贵胄学堂总办,帮助清廷培养满蒙高级军事人才,就是清朝的亲王们也常常去听冯国璋讲课,冯国璋借机结识了不少满蒙贵族 。而禁卫军的基本班底又都是北洋第一镇满族兵抽调上来的,所以,冯国璋威望极高 。
二、在辛亥革命初期,冯国璋率领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军 。北洋军瞬间就拿下了汉口,清廷封冯国璋为二等男爵 。冯国璋感激涕零,发誓要报效朝廷 。眼看着就要拿下武昌,南方革命就要失败,这时,袁世凯密令冯国璋停止军事行动 。冯国璋不解袁世凯的意思,于是秘密上朝廷汇报,请求继续率军平乱,并保证拿下武昌,扑灭革命 。这一举动,迅速赢得了清廷好感,清廷认为冯国璋可以信任 。而冯国璋自然也获得了禁卫军士兵和军官的青睐 。
【在宣统帝退位时,清朝最后的精锐禁卫军为什么会放弃抵抗?】老实说,在袁世凯的威逼下,清帝退位已成定局,禁卫军就算哗变,也是被北洋六镇镇压的命运 。冯国璋靠着自身的魅力和威望,才保全了这支军队 。并且冯国璋也信守了诺言,这支军队再也没有离开过冯国璋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后,禁卫军一直由冯国璋亲自率领,于1914年改编为北洋陆军第十六师,师长由冯国璋亲信王廷桢担任,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从此禁卫军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