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代善的爵位还是超品德国公,到贾赦就成了一等将军了?】红楼梦里提到的爵位继承感觉很乱,有的减等,有的不减,还有的干脆没有爵位了,为什么呢?不减的是林如海家:“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 。起初时,只封袭三世……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四代列侯,按说应该是侯伯子男降下来 。
减等的一般理解就是公侯伯子男一级级往下减,秦可卿出殡那一回列了八公里的另外六家,就有这样的例子:“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但是这三个人都是国公(公爵)的孙子,却一个是伯爵减两等(这个是正常的,儿子孙子各减一等),两个是子爵减了三等 。
另外还有减等把爵位减没了的,代表之一是贾赦,父亲是荣国公(公爵),他是一等将军,贾珍也是,”(贾蓉)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另外六公里也有,”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为什么他们没有侯爵伯爵的爵位呢?
首先,我们觉得“乱”,是因为对清朝异姓勋臣的爵位制度不了解,误以为清朝实行五等爵制和降袭制度所致 。
(1)清朝的异姓勋臣爵位有袭次限制,简言之,爵位越高,承袭次数越多,爵位越低,承袭次数越少 。比如一等公,可以承袭26次,二等公25次,三等公24次……一些低级爵位,只能袭3次,这还只是清朝中后期的规律 。在清朝立国之初,爵位高低和承袭次数并不是严格挂钩的,同一级爵位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承袭次数,也有“甲爵位比乙高,但是甲的承袭次数比乙少”的情况 。林如海爵位,就属于这种:虽然比较高(袭过列侯),但是次数少(只封袭三世),后来靠额外加恩(这种事情在清朝也确实有过),才加了一代 。但是到了林如海,因为袭次已尽,就没有爵位了 。
(2)清朝爵位,主要分三个体系,宗室、外藩蒙古、觉罗与异姓勋臣 。实行逐级递减的,是宗室爵位(注意,不是所有宗室爵位都逐级递减);异姓勋臣的爵位不实行逐级递减 。异姓勋臣的爵位主要分两种,一是袭封原有爵位,比如一等公的儿子还是一等公,一等侯的儿子还是一等侯;也有降袭的,但不是逐级递减,比如一等公某甲去世,皇上下诏:其子孙降袭一等伯 。直接就降了好几级,那后面就以一等伯世袭了 。像书中,国公牛清的孙子袭一等伯、柳彪和侯晓明的孙子袭一等子,都是这一类 。在清朝,爵位传到某一代突然被降下来好几级的例子并不少见 。
(3)清朝的爵位体系不是五等爵,而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云骑尉下面还有恩骑尉,但是性质有所不同,暂且不论) 。品级上,公、侯、伯都是超品,子是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 。也就是说,二品以上的爵位使用五等爵的名称,三品以下的爵位不用五等爵的名称,但体系是同一个体系,名称不一样 。这样,问题就很好解答了 。为什么贾珍、陈瑞文、马尚没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呢?因为他们的爵位只有三品,不能使用公侯伯子男的名称啊 。但并不是说,他们的爵位没有了,而是爵位降低了 。
【注意:清朝早期是官爵混一的,爵位使用武官名称混用,包括公侯伯子男这些名称也都是后改的 。子爵最早叫总兵官,男爵叫副将,轻车都尉叫参将、游击,骑都尉叫备御,都是武官名称 。】
- 是什么原因,让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破天荒的上了次朝?
- 清末禁卫军的装备如何?拥有当时亚洲最强大的火力装备
- 薛崇简:太平公主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却没有得以善终
- 李承乾为什么会选择造反为什么李世民却又不杀掉他呢
- 国军抗战英烈姚中英:牺牲在保卫南京的太平门战斗
-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 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
- 汉朝的强悍将军:霍去病的三次最著名的经典战役
- 吕布还是太史慈:谁是三国历史上真正的神射手
- 揭秘:女皇帝武则天流传下来的情义缠绵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