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与杜月笙的较量:王亚樵和杜月笙谁厉害

提起杜月笙,几乎是无人不知 。他在旧上海滩的流氓帮会中,是个首屈一指的人物,势力遍布上海滩的各行各业,不要说一般老百姓不敢惹,就是国民党政府的达官贵人,对他也不敢稍加怠慢 。但有一个人,却使杜伤透脑筋,甚至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求相安无事 。这个人,就是当时在上海滩上名声颇著的安徽帮首领——王亚樵 。
王亚樵,安徽合肥(今肥东县)人,生于一八八九年,童年就读于村塾,曾参加科考未中 。清朝末年,王在合肥地区从事反清活动,后遭通缉,逃亡上海 。他秉性倔强,好打抱不平,与人交往极重义气,素有“上海滩上的小孟尝”之称 。他在上海领导的“安徽帮”,有数万名工人,并养有亡命之徒,组织了有名的“斧头党” 。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地区,王亚樵堪称一霸,其他帮会首领都对他有所忌惮 。
一九二九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委派赵铁桥为招商局督办 。该招商局始建于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由李鸿章向清政府借银七十万两,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是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 。它名为商办,实为官商合办,大权归官方掌握 。因管理混乱,加之帝国主义在华航运势力的排挤,一直难以维持 。一八八五年,盛宣怀奉命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实际上成了李鸿章、曾国藩、盛宣怀三家所有 。一九二四年,李鸿章长孙李国杰(字伟侯)任招商局董事长,大权仍掌握在李氏手上 。一九二九年,赵铁桥接手招商局后,进行了彻底的人事变动 。李虽仍为董事长,却徒有虚名,大权全由赵掌握,李对此非常不满 。况招商局几十年来一直为李家独占,岂肯拱手让与他人 。于是,通过在沪的安徽名流李次山、关云农的关系,找到王亚樵,许以重金,请王设法把赵铁桥干掉 。并答应事成之后,将招商局最大的轮船“江安”号的用人权及营业收入归王所有 。王满口答应 。遂于一九三○年七月二十四日上午,指使党徒王干庭、牛安如、夏绍恩等人,在上海十六铺轮船招商局的大门口,将赵击毙 。
赵铁桥死后,李国杰并没有立即夺回招商局的管理权,直到一九三二年,陈铭枢当了交通部长,李国杰通过李少川的关系(陈与李少川系保定军校同窗老友),才被委为招商局的总经理 。李实践前诺,将“江安”号交给王亚樵使用 。但王手下没有一个能够担任轮船经理的人,只好请“江安”号的前任经理卓志钺出任 。此时,“江安”号的现任经理叫张延龄,是张啸林的本家侄子,也是杜月笙的门徒 。张仗此关系,拒不交卸,并请杜月笙、张啸林为其撑腰 。杜乃向李国杰转圜,改给“江华”号(“江华”号也是特号大轮) 。但卓志钺不愿意,说要干就干“江安”号,其他轮船不干 。原因是现任“江安”轮经理张延龄,是从他手里把经理职务拿去的,他干不干经理无所谓,目的在于赎回面子 。这样双方就僵持住了 。
一天夜里,王亚樵派人把张啸林住宅的后院墙炸了一个窟窿,以示警告 。张很害怕,杜月笙也觉得此事不太好办,表示不再过问 。后来,张延龄又以船上生财问题为借口,仍不交卸 。王亚樵遂又指使徒众三、四百人,手执小斧头,簇拥着卓志钺登上“江安”轮,硬逼着张延龄交卸 。张见情势不妙,立即跑到杜月笙家诉苦 。杜却厉声斥责张延龄,要他立即交卸,生财问题将来再说 。据说张延龄走到房门口时,还小声嘀咕:“先生要我交,我还是不交 。”杜月笙听到此话,一直追到门外对张说:“混蛋!你要不交,从此便不许你再进我这道门槛 。”张无奈,只得含泪把船交给了王亚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