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为何古代臣子用陛下殿下来称呼君主?

相信广大读者看古装电视或者电影上都会经常看到“陛下”“殿下”的字眼,古代臣子用“陛下”来称呼君主,这“陛下”的本意是什么呢?人们都是以“上”为尊,“皇上”怎么成了“陛下”呢?
网络配图
中国古人讲话很客气,对于国君或皇帝不好意思直接称呼,那就找个替代品吧 。由此可见,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这个台阶一般是木质结构的,或者是土造的,有时还有更花哨的样式,如“飞陛”,均有卫士把守 。臣子要上台阶,要经过陛下的卫士允许;要跟台上的皇帝说句话,也要经过陛下的卫士捎话,通过卑者向尊者传递 。因此,“陛下”起初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 。话又说回来,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臣子也不是绝对不能直接与皇上说话,但是礼节不能省略,所以,与皇上说话前叫一声“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久而久之,就通过这个建筑物来称呼君主和皇帝 。
“陛下”这个称呼的盛行,应该始于秦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记载表明,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 。
网络配图
和“陛下”称呼相对应的,叫做“殿下” 。“殿下”应该是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 。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或“殿”,丞相府中只能称“殿”,不能称“宫” 。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诸侯王为“殿下” 。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 。
殿下、陛下等称呼区别及来历
陛下无论我们看历史电视剧或电影,只要剧中有皇帝出现,就会听到群臣们左一个“陛下”,右一个“陛下”,称呼皇帝 。为什么称皇帝为“陛下”呢?“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说文》升高阶也 。从阜,坒声 。”本义是台阶 。特指皇宫的台阶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 。”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 。“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 。
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 。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由“陛下”又引申为“陛见”,此指臣下见皇帝 。《后汉书.戴封传》“公车征,陛见,对策第一 。”
网络配图
【解密:为何古代臣子用陛下殿下来称呼君主?】殿下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 。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 。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谢庄《庆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两承乾,元良作贰 。”又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按,梁武帝弟萧宏,封临川郡王 。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亦称“殿下” 。《称谓录.天子》;“魏晋六朝称殿下 。”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 。《事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至今循用之 。”又按,三国时已称皇太后为殿下,见《三国.魏书.三少帝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