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交织的汉高祖刘邦:缺点和优点都异常的鲜明( 二 )


刘邦过河拆桥 , 非常不地道 。当年刘邦被项羽围在彭城的时候 , 是因为向丁公行贿 , 才得以逃出生天 。但西汉建国后 , 自以为有功的丁公前来投奔 , 却被刘邦当场拿下 , 之后斩首 。刘邦的理由是:“我这么做 , 是为了让后来的臣子都不要去效仿丁公啊!”
刘邦登基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 。这件事情是由镇守陇西的娄敬提出的 。他能打动刘邦 , 一是因为他实诚 。觐见刘邦的时候 , 推荐人虞将军请他换上华美朝服 , 娄敬回答说:“我穿什么来的 , 就穿什么觐见天子 。在这种事上不能欺骗天子 。”刘邦知道后 , 反而觉得他诚实可靠 。二是因为娄敬的理由 , 直接切中了刘邦的要害 。刘邦解释定都洛阳的原因时说:“我定都洛阳 , 就是为了兴复周王朝的兴盛局面啊!”娄敬回答说:“可是周王朝经过十几代经营才灭了殷商 。即使这样 , 它衰落的时候 , 诸侯说造反就造反了啊!您击败了项羽 , 可是现在国家贫弱如此 , 根本不是周王朝那时候的局面啊!”一句话先堵住了刘邦的嘴 。为了说服刘邦 , 娄敬还拿打架来做例子 。他认为关中地区好比一个人的咽喉 , 定都关中 , 就好比卡住了天下的咽喉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 , 但刘邦还是犹豫不决 。之后他召集群臣讨论 , 大多数人果然极力反对 , 但有个最关键的人支持迁都 , 就是张良 。他的理由也最终打动了刘邦:“您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 , 虽然屡战屡败 , 但不正是依靠了关中地区的战略资源 , 最终反败为胜吗?”这个理由也让刘邦最终拍板——迁都!而提议迁都的娄敬 , 不但官封郎中 , 还得到刘邦“赐姓” , 于是他在历史上的名字 , 也就变成了“刘敬” 。
登基后的刘邦面临的另一个苦恼 , 就是西汉还没有规矩 。在他的治理下 , 大臣不像大臣 , 皇帝更不像皇帝 。他手下的那些功臣武将 , 各个是脾气火暴的大老粗 , 且为人毫无礼法 。比如宫廷饮宴的时候 , 一个个还全是当年打天下时的样子 , 动不动就为了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刘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 就是趁着前200年长乐宫落成的机会 , 请儒生叔孙通制定朝仪 。事前刘邦还特别嘱咐:“你制定的朝仪可别太难了 , 起码得让我学会啊!”叔孙通召集鲁地儒生 , 参照《周礼》 , 制定了一部庄重典雅的朝典 。刘邦命令文武大臣们 , 全听叔孙通调派 , 在野外整整彩排了一个多月 。之后刘邦去检阅 , 对彩排的成果很满意 , 但又很奇怪地问叔孙通:“他们上朝这么麻烦 , 那我干吗啊?”叔孙通答:“您作为天子 , 只要接受他们的朝拜就可以了 。”刘邦一听高兴了:“这我会 , 这我会 。”前200年元旦 , 在长乐宫的落成仪式上 , 大汉帝国第一次按照叔孙通的朝仪 , 举行了朝贺仪式 。整个仪式庄重典雅、仪仗宏大 , 朝堂秩序井然 , 官员恭敬有礼 。感慨万分的刘邦发自内心地说:“我今天第一次知道 , 做天子原来这么尊贵啊!”
刚当皇帝的刘邦 , 不但在外面不像个皇帝 , 在家里也不像个皇帝 。对他的父亲刘太公 , 刘邦还是按照封建孝道的要求 , 对他“五日一拜” 。直到有一天 , 刘太公的管家看不过去了 , 对刘太公说:“你儿子现在已经是皇帝了 , 你还让他给你下跪 , 这是大逆不道啊!”之后刘邦再来看父亲 , 刘太公就当场“扑通”跪倒 , 口中高呼万岁 。如此情景 , 弄得刘邦也特别尴尬 。后来还是那位管家出主意 , 说秦始皇曾经册封自己过世的父亲为太上皇 , 不如你也依葫芦画瓢 。前201年 , 刘邦正式册封刘太公为“太上皇” 。就这样 , 刘太公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上皇”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