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的一招,奠定了东吴后期的和平( 二 )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东吴的朝臣被迫分成两派,支持太子的一方有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孙顾谭,丞相陆逊等,支持鲁王的一方有骠骑将军步骘、大司马全琮等 。
双方势均力敌,争斗不休,几乎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卷了进来 。
孙权默默的看着朝堂上的一切,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一切都如他预料的那样,这些原本互为姻亲守望相助的豪门大族,终于互相争斗起来了 。
先是鲁王党的全琮揭露江东世家子弟顾承在芍陂之役与他人串通,结果顾承下狱,顾谭也被株连 。
孙权看在顾家家大业大的份上亲审顾谭,哪知顾谭心慌意乱之下居然说了一句:“陛下,谗言真多啊 。”结果又让人抓住把柄说顾谭对国君大不敬,最后顾谭、顾承都被流放到交州 。
接着,鲁王党继续向孙权报告说张休也是同谋,结果张休也一起被流放到交州去了 。
太子党连连失利,陆逊忍不住上书为太子说话,哪知孙权却不顾陆逊元老的身份接连批评陆逊,结果导致陆逊愤懑难平,抑郁而终 。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江东士族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孙权也不得不付出他的代价 。公元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顺手将支持太子的江东士族或杀或贬,来了个大清理 。
接着,孙权又处死了鲁王孙霸,支持孙霸的江东士族子弟又被清洗了一遍 。
孙权终于用两个儿子的代价换来了他一生都想摆脱的掣肘,江东士族自此元气大伤,一些寒门和外来人士开始在东吴政坛上崭露头角 。
孙权总算可以歇一歇了,公元252年,孙权去世 。
虽然有人评价孙权晚年糊涂,弄乱了朝堂 。可他其实是这场党争幕后洞察一切的总导演 。
随着江东士族的没落,接下来的东吴君主终于不用再走孙权曾经走过的弯路,也不用再受孙权曾经受过的委屈了 。
这位精明强干的君主,在他最后的人生里,用尽全部的力气,为儿孙撑起了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