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简介明朝和清朝的地位如何( 二 )


【大学士简介明朝和清朝的地位如何】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 。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都一样,均为正一品,实际地位会有些许差别 。在裁撤中和殿大学士之后,诸殿阁大学士中,以保和殿为最尊贵,一般很少人能得到 。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后,得到保和殿大学士的有傅恒,自傅恒乾隆三十五年死后至清亡,就再没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学士 。
在六个名号的大学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 。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 。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始作为起步 。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刚开始还有中和殿,其地位还在保和殿之上 。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学士的也只有觉罗巴哈纳、金之俊、图海、巴泰四人 。自康熙二十年图海死后,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补为中和殿大学士 。撤中和殿后,增加体仁阁,形成三殿三阁对称的局面 。
大学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个全授满,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四个大学士的情况最常见 。
主要官吏及其执掌
大学士:满、汉各二人,正一品,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 。修实录、史、志,充监修总裁官,经筵领讲官,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春秋释奠,摄行祭事 。
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尚书内特简 。从一品,辅佐大学士;
学士:满洲六人,汉四人,从二品,掌敷奏;
侍读学士:满洲四人,蒙、汉各二人,从四品,掌典校;
侍读:满十人,蒙古、汉军、汉各二,正六品,掌勘对;
典籍:满、汉、汉军各二人,正七品,掌出纳文移 。内阁,为典掌丝纶之地,自大学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置之,以钤往来文牒 。
中书:满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三十人,正七品,掌撰拟、繙译 。
贴写中书:满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