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皇室中第一位出家的女性没藏皇后

就在西夏处于复杂的外交环境中时,西夏宫廷内却悄然吹来一缕佛音 。当元昊移情于儿媳的美貌时,没藏皇后对此心灰意冷,夜夜独守空房的巨大寂寞包围着这个聪慧而美丽的党项女子,这时,她接触到了佛教 。
佛教教义让她放下了奢华而尊贵的生活及对元吴还能回到自己身边的美好愿望 。一卷卷佛经诵读后,一个清凉的早晨,没藏皇后带着一颗清凉之心走进了自己长期敬香的戒坛寺 。随着剃度前的钟声响起,皇后看见自己那一头曾经让元昊迷恋不已的秀发一缕缕落地,也似乎看见了那些美好而甜蜜的岁月如晨雾般消失了 。青丝落地、佛意出场,西夏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元昊的没藏皇后消失了,取代她的是戒坛寺里众多尼姑中的一位,这是西夏皇室中第一位出家的女性 。出家的没藏皇后虽然离开了兴庆府里的皇室生活,但对儿子谅祚的命运一直关注着 。从襁褓中的谅祚被抱着继承西夏帝位的那一天起,没藏皇后一心希望儿子龙运长久 。
为保儿子谅祚“圣寿以无疆”、“宗桃而延永”,出家的皇后尘心未尽,想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大崇精舍,中立浮图” 。公元1050年,没藏皇后开始让人设计并在兴庆府建造起一座寺院,因为是“皇太后承天顾命”而建的寺,因此被称为承天寺 。这是西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造寺,整个工程历时5年零7个月 。在寺里后来又兴建了一座比长安城里的大雁塔还高半米的如云宝塔,这就是近氏年间一直屹立在兴庆府且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承天寺塔 。从此,巍峨的塔尖迎来兴庆府的晨曦、送走兴庆府的斜阳,默默地记录着大白高国政治心脏里的风土人情 。
承天寺建成后,宋朝朝野也一片震惊 。这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宗教建筑,恢弘的建筑、云集的高僧、朝拜的信众使得承天寺塔成了大白高国软实力的象征,回鹘、吐蕃、党项、汉人纷纷前来礼佛敬香 。1055年,没藏皇后派遣专使前往开封,向大宋皇帝迎请一部《大藏经》并珍藏于寺中 。随着建筑规模及收藏经卷的增多,承天寺成了吸引西北地区高僧大德讲学弘法、研佛修行的上胜之地,没藏氏和谅祚也常到这里来听高僧讲经 。当时的承天寺,与后来在西夏境内兴建的凉州护国寺、甘州卧佛寺,同为西夏三大佛教圣寺 。
西夏历史上,历代帝王、皇后都笃信佛教,没藏皇后虔诚的佛教态度及从小就带谅祚出入寺院对谅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夏历史上曾经六次向宋朝求赐佛经,谅祚在其19年执政期间就有三次 。其中第三次是在他亲政后第二年完成的 。同时,谅祚还继承了元昊时期将汉文佛经翻译成西夏文的工作,他在迎请佛经时也向宋朝提出派精通翻译佛经的高僧到西夏的请求 。承天寺里日益繁盛的香火并有使没藏氏彻底忘却红尘,她也没有将自己的晚年尽付青灯之下 。这位春心未泯的党项女人不久就将先前与前夫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的私通半公开化 。
此后,美丽而率性的没藏氏又与担任过元昊侍卫官的宝保吃多已偷情 。没藏太后的移情引起了李守贵的嫉妒,公元1056年十月的一天夜晚,没藏太后与宝保吃多已在出猎贺兰山的夜归途中,遭到李守贵密派的骑兵伏击,没藏皇后和新情人宝保吃多已都被击杀 。没藏太后死于情人的三角冲突,为时9年的西夏没藏母族摄政至此结束,也给西夏历史留下了一个风流皇后入宫、得宠、出家、摄政、偷情、死亡的人生足迹 。尽管佛音在西夏上层中逐渐漫漶,但战争的阴影依然弥漫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
公元1067年,是西夏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一个叫王韶的汉族人给宋神宗递上了一份《平戎策》,引发了西夏建国以来的重大战役 。王韶当时任建昌军司理参军,他的奏疏引起了朝野一片震惊,自然也引起了宋神宗的高度关注 。王韶在这封奏疏中指出:西夏一旦攻破青唐城,就扫除了南下的屏障,会大规模地掳掠渭水秦地;而占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吐蕃首领董毡、瞎毡的军队根本不是西夏的对手,河湟一带、甘肃中部一带随时可能成为西夏的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