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临幸嫔妃不能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什么

【古代皇帝为什么临幸嫔妃不能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的皇帝的后宫往往有许多的妃嫔 , 人多了当然要有一套管理制度 。到了明代这套后宫制度变得非常严格 , 连皇帝的性生活时间都受一定的限制 。
古代宫廷中有许多妃嫔等待着皇帝去宠幸 , 多得连皇帝也记不清 , 所以不在性生活问题上加强管理是不行的 。这种后宫管理 , 到了明代达到了一个相当严密与制度化的程度 。
这种后宫制度化的管理 , 首先是对皇帝性生活的管理 。明朝管理皇帝寝宫事务的机构称为敬事房 , 最高的负责人称为敬事房太监 , 其任务是安排、记载皇帝和后妃的性生活 。
在皇帝和皇后行房时 , 敬事房太监必须详细记录年、月、日 , 以作为受孕的证据 。皇妃和皇后不同 , 皇帝所宠爱的妃子都各有一张绿牌 , 即末端染绿的名牌 。在皇帝吃晚饭时 , 敬事房太监会把十几张或几十张名牌置于大银盘中 , 和晚餐一起端到皇帝面前 , 等皇帝餐毕 , 他就跪在皇帝面前听候指示 , 如果皇帝无意找哪个妃子过夜 , 说一句“退下”即可 。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暗藏武器带入皇帝寝宫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当然 , 妃子需待皇帝躺下后 , 只能从皇帝的脚下爬进被窝 , 所以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地位是比较低的 。然后 , 敬事房太监和另几个太监就守候在皇帝寝宫外面 , 等候皇帝的性生活结束 。
这个时间一般为30分钟 。如果规定的时间到了 , 太监就会高呼“时间到了” , 皇帝如果没有回声 , 他就再次呼叫 , 如此反复三次 , 就一定要把妃子背回去 。同时 , 敬事房太监要记录年、月、日、以作为日后受孕的证据 。生孩子与否 , 对妃子日后身份的高低有很大影响 。
明朝的这种制度 , 很难考证是从何时开始的 , 直到清朝 , 还承袭着这种制度 , 因为清世宗认为这种制度对查清子女是否确凿地出自皇帝血统 , 从而对皇位继承问题有很大关系 , 同时也可对皇帝纵欲有一些限制 。
此外 , 在后宫中 , 皇后具有发言的权利 , 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妃子的住处 , 须事先有皇后的文件通知那妃子 , 文件上还要盖皇后的印信才算有效 。如果没有这个文件 , 皇帝即使到了妃子门外 , 也不能进入妃子的房间 。在后宫中 , 皇后对皇帝和妃子的来往拥有否决权 。
这些制度似乎较为严格 。被誉为明朝中兴之主的明孝宗 , 因为没有正式纳妃 , 许多贵族和大臣都极力劝谏 , 希望他能仿照古制 , 设立12个嫔妃 , 以使子孙繁衍昌盛 。
当时 , 明孝宗虽然同意此事 , 但最后因囿于后宫的限制而未能纳妃 。所以历代皇陵中 , 都葬着许多皇妃 , 而只有孝宗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 。这种事是绝无仅有的 , 明代学者在叙述此事时有褒有贬 。
古代后宫有词云:“盈盈十五不知春 , 偏惹君王注视频 。愁煞宫中诸女伴 , 一方红绵束腰身 。”在漫长的封建宫廷之中 , 留下来的除了波诡浪谲的政治风云 , 就是污秽不堪的后宫春秋了 。纵观历朝历代 , 皇帝的后宫都是美女如云 , 佳丽荟萃 , 说不完的荣耀 , 道不尽的光彩;但是 , 也说不完的寂寞 , 道不尽的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