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宰相戴胄:大唐朝堂不止魏征一个敢于劝谏

戴胄(?-633年) , 字玄胤 , 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 唐朝宰相 。
戴胄早年在隋朝为官 , 曾效力于王世充 , 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 。唐太宗继位后 , 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 。他生性忠直 , 数次犯言直谏 , 后改任尚书左丞 。
629年(贞观三年) , 戴胄代理吏部尚书 , 主持选官 , 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 , 成为宰相 。633年(贞观七年) , 戴胄病逝 , 追赠尚书右仆射 , 谥号为忠 。
初仕隋朝
戴胄生性坚贞 , 有才干 , 熟知律法 , 通晓文案 , 隋末曾任门下录事 , 深受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的赏识 。
618年(唐武德元年) , 隋炀帝遇害 。王世充在洛阳立越王杨侗为帝 , 是为皇泰主 , 戴胄被任命为给事郎 。
619年(武德二年) , 戴胄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属 。三月 , 王世充意欲篡位 , 戴胄进谏道:“君臣犹如父子 , 理应休戚与共 , 有始有终 。希望您效仿伊尹、周公 , 辅佐王室 , 使国家安定 , 则是天下之幸 。”不久 , 王世充又求取九锡殊礼 , 戴胄再次进谏 。王世充大怒 , 将他贬为郑州长史 , 让他与王行本一同镇守虎牢关 。不久 , 王世充称帝 。
【唐初宰相戴胄:大唐朝堂不止魏征一个敢于劝谏】 入唐为官
621年(武德四年) , 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 , 攻取虎牢关 , 俘获戴胄 , 任命他为秦王府士曹参军 。
626年(武德九年)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继位称帝 , 是为唐太宗 。戴胄被拜为兵部郎中 , 封武昌县男 。
627年(贞观元年) , 大理少卿出缺 。唐太宗道:“大理寺关乎人命 , 戴胄清廉正直 , 正是合适人选 。”于是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 , 后又改任尚书左丞 。当时 , 尚书左仆射萧瑀免官 , 右仆射封德彝病逝 , 唐太宗便命戴胄处理尚书省政务 。他善于决断 , 被人称为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尚书左丞 。
此前 , 朝廷每逢水旱灾害 , 全靠正仓拨粮赈灾 , 但正仓存粮有限 , 远远解决不了问题 。628年(贞观二年) , 戴胄上表唐太宗 , 建议效仿隋朝 , 设立义仓 , 让官员、百姓缴纳粮食 , 以备饥荒 。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 又让他和魏征一同担任谏议大夫 , 检点朝政得失 。
担任宰相
629年(贞观三年) , 戴胄升任民部尚书 , 兼任检校太子左庶子 。后来 , 杜如晦病逝 , 临终前请求让戴胄主掌吏部 。唐太宗遂让戴胄代理吏部尚书 , 仍旧担任民部尚书、太子左庶子、谏议大夫 。他虽有才干 , 却不通经史 , 任职吏部时 , 奖掖法吏 , 抑制文士 , 受到舆论的讥讽 。
630年(贞观四年) , 戴胄被免去吏部尚书 , 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 , 成为宰相 , 并进爵武昌郡公 。
631年(贞观五年) , 唐太宗打算重修洛阳宫 。戴胄进谏道:“关中、河西都在增置军队 , 此前又在修复九成宫 , 丁壮被役使殆尽 , 现在还能剩下多少呢?如今战乱平息不久 , 民间人口短缺 , 一人服役 , 全家废于农事 。一家尽力劳作 , 也难以维持生计 。我担心这会引起百姓的怨恨 。”唐太宗大为赞许 , 对侍臣道:“戴胄与我并无骨肉之亲 , 他能忠直体国 , 知无不言 。我进封他的官爵 , 就是要酬报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