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殿试不淘汰举人?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殿试不淘汰举人?真相是什么】科举制度绵延上千年,虽然现在无数人评击,科举制度的僵化腐朽 。可是在封建时代,跟其他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科举制度还算是比较先进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像印度,说是种姓制,高种姓的人统治低种姓的人,说白了就是血统论,出身低的人,连接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以后治理国家的机会了 。
而中国的科举,就给了寒门士子一个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对科举制度最好的描述 。科举制度共有四关,一个是童子试,一个是乡试,一个是会试,一个是殿试 。今天我们就来单独说说,这个殿试,殿试就是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了,考试的前三名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 。
相对于前面的三场考试,殿试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最轻松的 。之所以说它最重要,因为这场考试是要在皇宫内举行的,出题人是皇帝,甚至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看过 。这场考试之后,考生们才能够正式授官,完成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跃 。而之所以说它最轻松,是因为在殿试中,是不会淘汰考生的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参加殿试,一个进士的名额就稳稳的到手了 。
那么,什么是殿选呢?殿选就是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成形于唐朝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进一步打击和削弱江南士族,彻底废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于开皇七年设志行修谨科和清平干济科,以文章选取官吏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又开进士科,创科举考试的先例 。到了唐朝,由于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打破士族独霸官场的局面便成为历史必然 。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国举行了真正历史意义上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取进士四人,开学子仕进之途 。到唐太宗时,科举作为一种取士的制度固定下来,从此成为定制 。到了武氏周朝,由于武则天日夜不忘陇西贵族反对立她为后的旧恨,为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而放手招官,并亲自殿试贡士,又使科举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科举一开,贵族垄断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来,无数莘莘学子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奋志,寒窗苦读,形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特有的状元效应 。
贡士们的殿试试卷,最初由皇帝亲阅,后来改由主考朗读,皇帝裁定 。到明清两朝,殿试已经只是在理论上由皇帝亲自主持,除乾隆帝之外,皇帝不再亲自阅卷,由读卷大臣评阅,按文章优劣定为五等,然后把前十名贡士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当面拆示考生姓名 。会试上榜参加殿试的贡士原则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为进士,只由皇帝钦定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人选和二甲前七名的顺序 。因此明、清的殿试,实际成了竞争状元和鼎甲人选、确定新科进士先后名次的专场考试 。第二天清晨,皇帝还要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史称“小传胪” 。正式揭晓殿试名次,是在皇帝召见之后,填写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绪才放榜 。放榜称“大传胪”或“传胪大典”,是科举时代国家最隆重的仪式之一 。而放榜传胪之后,殿试的程序并不算完成,新科状元还需率领同科进士赴礼部专设的宴会,唐、宋称“探花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则叫做“恩荣宴” 。宴会之后,状元还得率众进士到孔庙拜谒这位儒家鼻祖,礼拜既完,再去国子监立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勒于石碑上,殿试的程序才算全部结束 。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惊讶了,要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其竞争之激烈,淘汰之残酷,不亚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那为什么到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殿试,竟然不会淘汰任何人呢?说起来这可关系到北宋的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张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