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既然提醒庞统为什么最后还是救不了他呢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亮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张飞前往耒阳县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庞统、张飞和孙乾 。原文如下:
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 。且到县问之 。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 。”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 。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 。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 。”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 。
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 。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民皆叩首拜伏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 。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统乃将出鲁肃荐书 。飞曰:“先生初见吾兄,何不将出?”统曰:“若便将出,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 。”飞顾谓孙乾曰:“非公则失一大贤也 。”遂辞统回荆州见玄德,具说庞统之才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 。刘备见其长相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 。庞统认为刘备怠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于是在就职后整日饮酒,不理政务 。刘备派张飞与孙乾前往耒阳调查,庞统于一日之内处理完百余日的公务,且分毫不差 。此举令张飞非常钦佩 。张飞返回荆州后,在刘备面前大赞庞统 。刘备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连忙将庞统请到荆州当面道歉,并将其任命为副军师中郎将 。
【诸葛亮既然提醒庞统为什么最后还是救不了他呢】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口中的“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 。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 。
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任命庞统为耒阳县令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不过,庞统并未有过在张飞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而是因治理不善直接被刘备免职 。《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后来鲁肃写信给刘备,认为庞统非百里之才,建议刘备要重用庞统 。诸葛亮得知庞统被罢官的消息后,也在刘备面前夸赞庞统的才能 。刘备这才再次与庞统见面,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看错了庞统,便将其任命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一职 。庞统这才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
说完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本来面目,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一故事情节 。按照小说的描述,庞统来到荆州面见刘备前,曾在江东与诸葛亮有过一次会面 。诸葛亮当时表示:“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 。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 。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 。”而在庞统临行之际,鲁肃也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庞统,想让庞统到了荆州后交给刘备,目的是让刘备能重用庞统 。
既然有两封这么关键的信件在手,庞统为何不直接将信件交给刘备呢?理由很简单,庞统不想靠别人的推荐来获得刘备的青睐,而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获得刘备的欣赏 。只可惜刘备以貌取人,差点就错失了庞统这个罕见的人才 。不过,细细想来,虽然刘备在庞统的问题上处理不妥,但诸葛亮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刘备与庞统见面后的态度来看,刘备的关注点只有庞统的长相,虽说久闻庞统的大名,却不知道庞统的能力如何 。这就说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告诉刘备庞统曾经献出连环计,使得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导致了最终赤壁之战的惨败 。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个失误,刘备才会冒失地任命庞统为县令 。如果诸葛亮之前就将连环计之事告诉刘备,刘备就会对庞统委以重任,也就没了后来耒阳县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