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日本如何评价李鸿章:东方第一政治家已老迈( 二 )


文中还讲述了一个有关李鸿章的故事: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后,李鸿章并没有独占其功,他手下的将士为此表示遗憾 。李鸿章笑着回答他们说,内乱仅仅是小事,不值得用尽全力,满腹经纶留待他日更有大用途 。
虽然这个故事对李鸿章略有褒奖,但在文章的末尾,却对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败绩进行辛辣的嘲讽:“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曾被称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鸿章,现亦老迈至此境地 。”文章对李鸿章当时在清廷的尴尬处境也非常了解,说他“集上下非难于一身,或称已发狂,或称已自尽 。虽其发狂自尽一词仅为谣传,然今李鸿章之地位,正如此谣传所示也 。”
评价清军:“双方团队作战,人数相同时清兵一定会输”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方就非常注重搜集中方的情报 。搜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战俘,此外战俘还被日方作为人种范例,进行各类医学和体力对抗测量 。《日清战争实记》上,就有以《日清两国兵体格的比较》为题的文章,刊载了这类测量结果 。从这些测量数据出发,还进一步对清军的军纪、军容、实力做了分析 。
《日清战争实记》第二编中还有一篇名为《清军与军纪》的文章,文中肯定了清兵单兵作战的能力,说清兵人数众多,身体强壮,武器锋利,射击术也不差 。但是,对清兵团体作战的能力,却予以了否定,“一个欧美人和一个中国人打斗时中国人未必会输,但双方团队作战,人数相同时中国人一定会输,不仅如此,四个欧美人对七个中国人,中国人也赢不了 。”
为什么会这样?《清兵与军纪》一文的作者分析:“毕竟,没有同心协力,只顾个人安全,只要军队有难,不顾他人自己先逃走,因此军队只要有一处被打垮,很容易全军覆没 。”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做出对日方有利的预测:“除非是改良人种,否则(清军)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 。军纪本无形,但可以有形地体现,日清战争(注:甲午战争)的胜负可以此判断 。”
关于旅顺屠杀:利用西方媒体为日军暴行开脱
1894年11月22日,日军攻陷旅顺,随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关于这场屠杀,烟台登莱青岛道台刘含芳在次年1月7日的电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日军进入旅顺后,兽性大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他们见人就杀,有的砍掉脑袋,有的割去双耳;小孩被钉在墙上,有的挖去双眼或割去双耳……屠杀持续4日之久,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之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 。
屠杀发生时,英国的海员阿伦也亲眼看到了日军的暴行,他记录道:“日军很快向全城各方推进,凡他们撞见的人都给射倒了 。几乎在每一条街上,人们开始被满地的尸体弄得寸步难行” 。
旅顺大屠杀发生后,美国纽约《世界报》采访人员克里曼,《泰晤士报》采访人员柯文,《旗帜》采访人员威利,《黑白画报》采访人员阿斯顿等人,向他们的国家发出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屠杀报道 。与此同时,日本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为自己辩护,他们将日本方面所谓的“真相”发向西方媒体,在本国的媒体上,也做了许多歪曲事实的报道 。
《日清战争实记》第十四编中,就刊登了一篇名为《旅顺屠杀公使馆武官证词》的“辟谣”文章 。文中称:“攻击旅顺之际,敌方死伤极多,此为事实 。然而,国外新闻报道多诽谤中伤,忽略我日军之光荣战绩 。”文中还称,几位报道旅顺屠杀的西方采访人员,都是在主观臆测,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 。
为了替日方辩护,文章借用一位不具名的《每日邮报》公使馆武官的说法,称在日军攻城前,城里的老百姓迅速出逃,清兵穿上市民的衣服进行抵抗,所以就出现了每家每户都发生杀戮的现象,“日军使用刀剑时,其结果往往令人恐怖 。有时会发生不必发生的杀戮 。因此完全不应推测是故意杀戮 。有人说日军时而杀戮无辜市民,这也不是故意而为之 。这全都源于日本兵使用刀剑时难以区分战员与非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