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冰枝:从小难民到加拿大第一位华裔总督( 二 )


1956年 , 17岁的伍冰枝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奖学金 , 进入该大学专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 成为那时移居加拿大的华人子弟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
多伦多大学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 , 是加拿大规模最大且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 。因为加拿大的人口组成以英国和法国移民后裔为主体 , 所以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 。受此因素影响 , 使得多伦多大学用两种语言 , 即英语和法语进行教学 。也就是说 , 在多伦多大学学习的学生 , 必须通晓两种语言 , 这对于身为华人后裔的伍冰枝来说 , 难度显然是不小的 。当时 , 伍冰枝的哥哥正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读医科 , 家人希望她也去那儿学医 , 但她却坚持要在多伦多独自闯荡 。
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 , 伍冰枝很快就迈过了语言关 , 她的英语和法语都讲得很流利 。入校不到一年时间 , 其学习成绩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进入大二的时候 , 伍冰枝各门功课都是“A” , 还开始学用英文、法文写小说 。除了完成学业之外 , 伍冰枝在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十分出色 , 18岁时就当上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1960年 , 她以优等生的成绩获得多伦多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学位 。两年后 , 又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 。大学期间她还曾获得当时的加拿大总督颁发的英文文学奖 。
大学毕业之后 , 伍冰枝跟随其父母到东南亚旅游了一段时间 。随后 , 她于1962年远赴法国 , 在巴黎苏邦大学进行硕士后学术研究 , 研究方向是梅瑞狄斯的诗 。在巴黎生活的几年时间里 , 伍冰枝在学术研究及写作方面都收获颇丰 , 她不仅获得了在海外教授法语的文凭 , 还在加拿大的各大报刊上发表她的学术论文、问题小说和社会随笔 , 还开始给著名报刊撰写政治评论文章 , 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
展示才华 , 传媒领域声名远播
早在出任总督之前 , 伍冰枝就已是加拿大家喻户晓的名人了 。她的名气 , 源于她在传媒领域长达几十年的辛勤耕耘 , 以及她在传播艺术、文化等众多方面所作出的广泛、深入的贡献 。
伍冰枝的传媒生涯始于1965年 。当年她从法国完成学业归来 , 立即被加拿大电视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CBC)聘请为节目主持人 。这家公司用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播放电视和广播节目 , 借助卫星 , 98%的加拿大人可收看(听)到该公司的节目 。伍冰枝曾回忆说:“从第一天进入演播室 , 我就喜爱上了这项工作 , 我爱镜头、爱灯光、爱与别人交流、爱采访各种各样的人 。”在这里 , 她一干就是30多年 , 采访、撰稿、策划和主持 , 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
尽管时光流逝 , 那个时候的许多节目如今已不存在 , 但许多当年迷恋她节目的人依然耳熟能详 。如60年代的《阿德里安娜察》、70年代的《30分钟报道》等 , 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克拉克森直播》 。这档以伍冰枝英文名命名的节目创办后不久 , 即成为CBC的拳头节目 , 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 , 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 。
由于其优美的仪态、动听的声音、纯熟的英文与法文 , 以及渊博的知识和极高的文化知名度 , 作为加拿大电视台首位华人主持的伍冰枝很快成为人们的偶像和家喻户晓的人物 , 连续多年被评为著名节目主持人 。到1990年 , 她成为加拿大唯一能集摄制、制作、出像、配音等工序于一身的文化专题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制作人 , 节目也有着很高的收视率 , 其主持风格亲切、风趣 , 深受观众的喜爱 。她制作的电视节目《他眼中的渴望》在加、美获得过12项电视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