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历史上消失的民族( 二 )


(3)没落
乌桓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少数留居塞外者皆归降鲜卑,自2世纪初起,常助鲜卑、南匈奴寇掠汉边;塞内乌桓则多从乌桓校尉抗击鲜卑、匈奴 。2世纪中,汉与南匈奴对抗,各部乌桓亦各自为政,或从汉攻匈奴,或与匈奴联兵攻汉 。2世纪末,汉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义军 。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义军 。乌桓因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逃归幽州各部 。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 。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公孙瓒在河北时常与乌桓作战,被称为白马将军 。候袁绍灭公孙瓒,乌桓出兵相助,出力颇大 。袁绍矫制赐蹋顿、(难)峭王、汗鲁王印绶,皆以为单于 。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被曹操败于官渡之战,旋即病死 。十年,绍子尚等往奔辽西,投奔蹋顿 。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战于柳城,乌桓败绩,斩杀蹋顿及名王以下,柳城降者达二十余万口 。曹操将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落徙居中原,精壮随军作战,由是三郡乌桓号为天下名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乌桓联合鲜卑反叛,为曹彰、田豫所败,实力再次被严重削弱 。
乌桓自被曹操击破后,势渐衰落 。当时除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内迁外,其它诸郡乌桓大多留居原地,并保有一定实力 。直至两晋,无论在塞外或塞内,乌桓的活动尚频见史册 。西晋初,幽州北边障塞内外乌桓分别归附鲜卑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统治,并逐渐与鲜卑融合 。有一部分最后加入库莫奚之中 。自幽州北边而甫,直至冀州的渤海、平原二郡,乌桓骑兵营分布其间 。王浚为幽州刺史兼乌桓校尉,最后以乌桓和鲜卑的兵力为后盾南面称制 。并州乌桓张伏利度拥众 2000壁于乐平(今山西昔阳县西南),307年(晋永嘉元年),为石勒所并 。石勒攻下幽州后,徙幽、冀二州乌桓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4世纪中叶附前燕 。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处乌丸杂类于冯诩、北地 。而后,慕容垂又利用乌桓之助建立后燕 。垂曾引丁零、乌丸之众20余万为飞梯、凿地道以攻邺城,并以乌桓张骥为辅国将军,刘大为安远将军,鲁利为建威将军,随慕容氏南征北战 。北魏初,拓跋珪攻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张骧举城降,后骧逃往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依慕容详 。珪拔中山,骧被擒 。398年(东晋隆安二年),其子张超收集乌桓、汉民2000余家据渤海郡之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自称乌丸王,后南走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 。次年,为魏征虏将军庾岳击杀 。
(4)民族融合
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杂胡” 。《魏书》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 。” 乌丸往往成为杂夷的泛称 。除散居上述诸郡外,又扩展至陕西的上郡、冯翊、北地三郡 。而雁门郡的乌桓,与鲜卑、匈奴等融合成为铁弗刘氏或独孤氏,后发展为赫连勃勃的夏国 。幽、并二州乌桓继续内迁,遍布于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并积极参与十六国、南北朝时各地区的政治斗争 。一部分久处郡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姓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
【乌桓:历史上消失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