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与霍去病的死有何关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将军之一,他从17岁出征到24岁病逝,在这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他所立下的功勋,已经堪比身经百战的白起、韩信、岳飞等绝世名将了 。单论战绩而言的话,其实霍去病不一定比得上卫青,霍去病擅长奇袭,而卫青则是全能 。
【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与霍去病的死有何关系?】不过在军事史上,霍去病的贡献则要比卫青大得多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他的首战便是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而后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
简而言之,就是霍去病非常善于骑兵作战,是中国古代骑兵史上的划时代人物,与开启中国骑兵战的赵武灵王有的一比 。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不仅是汉武帝的损失、汉朝的损失,更是中国军事史的损失;如果霍去病不死的话,中国的骑兵能发展成什么样?不得而知 。
那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虽然一直都说霍去病是病死的,但霍去病作为一个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身体素质那是非常过硬的;古代武将因为暗伤而去世的武将的确不少,但多是在五十岁左右,很少有在二十几岁就因暗伤复发而去世的;而霍去病显然不是因为暗伤 。
据文史推断,其实霍去病是死于生化细菌战,而这个生化细菌战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中行说的人;中行说原本是汉朝汉文帝时期的宦官 。在汉文帝时期,汉朝的军事实力还远不如匈奴,所以对匈奴一直是采取和亲的方式,并附送大量的财物以寻求和平发展,比如有名的“昭君出塞” 。
而这个中行说,原为宫廷太监;在一次和亲行动中,汉文帝让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但还是被汉文帝强行派遣 。怨恨之下,他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 。”汉文帝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 。中行说到匈奴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 。
中行说是少有的地缘战略大师,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 。在中行说的支持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
自此,中行说成了匈奴大单于的顾问、谋主;在中行说的辅佐下,匈奴变得更为强大,让汉文帝和之后的汉景帝很难受 。而这个中行说对匈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行说临死之际,还给大单于献计,建议使用“细菌战”对付汉军;这应该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生化细菌战了吧 。
中行说发现病死的牛、羊污染水源后,会让喝水的人中毒,轻则腹痛、重则死亡,于是建议将病死的牛、羊埋在汉军饮水的上游,以期毒死汉军 。其实这应该算是将瘟疫用于战争了,染上瘟疫后,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最终因器官衰竭而亡 。
霍去病经常孤军深入匈奴腹地,这就导致补给极为困难,故而霍去病的军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就地补给;在这期间,很多汉朝的将士并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中行说的生化细菌战中;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位了 。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当有限,就算是知道霍去病中了瘟疫病毒,也是无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