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胆略过人却过于残忍( 三 )


而丁普郎则与邹普胜、赵普胜等人同是白莲教中“普”字辈的、义气深重的兄弟 。他对陈友谅极为愤恨,发誓要一命换一命,陈友谅必须用自己的脑袋作为背信弃义的代价 。因此,在鄱阳湖大战中,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只要能干掉陈友谅就行,自己死活无所谓 。最后,此公身受十几处伤,仍然大呼杀贼而不退 。《明史》记载说:“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 。”意思是说,他血战到脑袋已经掉了,身体还直立着,双手操兵器,一副拼命打斗的架势,敌人大为惊骇,以为是战神下凡 。
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一方前敌大将的如此战法,显然对交战双方的士气具有极大影响 。
此时,陈友谅一方虽然人多势众,号称六十万,但在史书记载中,能够见到名字的、拼死作战的将领却只有陈友谅嫡系的一两员大将 。那些被强力整合进来的人们,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 。
一场战役,双方人数相差悬殊,一方占有压倒优势,却一开打便成了一场胶着战,上述因素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种胶着状态,本来恰恰是陈友谅应该极力避免的 。因为,与朱元璋准备得很不错的后勤补给比较起来,陈友谅人数上占压倒优势的六十万大军,立即在茫茫鄱阳湖上显现出了组织与补给上的困难 。
尤其糟糕的是,在双方胜败尚未分明的时刻,陈友谅部下的两员重要将领——左右金吾将军又先后率兵投到朱元璋的阵营 。这可能使草莽气息颇重的“大汉”皇帝陈友谅顿时陷入到了一种焦躁之中 。于是,在随后的一次激战中,这位焦虑得已经失去镇定的皇帝掀开自己旗舰的帘障查看战况,结果,被一支不知发自谁人之手的箭矢一箭射中眼睛,并贯穿头颅,当场死亡 。就这样,其统帅的六十万大军,在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数上绝对优势的情形下,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只有很少一部分跑回了大本营 。建国仅仅三年的“大汉”国,不久便土崩瓦解 。
从众多史料的记载来看,陈友谅雄心不小,胆量极大,而且也不乏以权术驾驭部下的能力 。因此,很短时间里,便迅速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一时间相当咄咄逼人 。
从投身造反开始,到自立为“大汉”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这种顺风顺水,可能造成了他极好的自我感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天命所归 。于是骄横自负,甚至在处理事关重大的军国大事时,都显得相当粗疏草率 。
显然,此人综合素质中的重大缺陷,是导致其毁灭的致命伤 。他似乎从来没有过谋定后动、事缓则圆的深谋远虑,做起事来,常常是跟着感觉走,事到临头先干了再说 。很有点拿破仑“先投入行动,然后再见分晓”的气概 。可惜,他不是拿破仑,他没有拿破仑的政治、军事天才,好运气也不会永远笼罩在他的头上 。事实上,以我们今天特别常见的事例回望历史,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 。或者反过来说,以这些历史返观今日,许多用常情常理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便豁然开朗洞若观火 。